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2471/17084 (14%)
造訪人次 : 3185742      線上人數 : 47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130


    題名: 初始誤差對阻塞形成之數值模擬的影響
    作者: 洪志誠
    貢獻者: 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含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
    關鍵詞: 不穩定;初始誤差;均方根誤差;重力波拖曳;擾動相位;全球波譜模式
    日期: 2001
    上傳時間: 2014-01-17 19:30:56 (UTC+8)
    摘要: 觀測與數值模擬顯示,噴流不穩定的阻塞形成的重要機制之一,由於初始擾動經過噴流時,透過不穩定過程可以急速成長,所累積的誤差往往是無法準確模擬阻生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NCEP全球波譜模式,探討由時間延遲法製造出的初始擾動,對阻生數值模擬的影響。在此,控制實驗為不壘加任何擾動的模擬,觀測場疊加擾動後的模擬為對照組實驗。初始擾動是由六個不同延遲時間(12、24、36、48、72、96時)所製造出;對於同一個延遲時間,分別以正、負振幅代表不同相位(相位差180度)的初始擾動,因此每一組對照實驗計有12個模擬。研究中考慮4個積分開始時間,分別為阻生當天、前2天、前4天、前8天,而控制實驗與對照組實驗的差值則定義為誤差。初步實驗得到以下結論:(1)模式積分10天後,阻塞及阻塞下游地區,500mb高度場分散的情況比其他地區明顯,顯示阻塞地區受初始誤差影響較大。(2)阻塞地區擾動誤差的成長在兩個階段較明顯,一則為積分3至4天後(即透過不穩定過程發展),另一則出現在阻生期間,後者擾動均方根誤差在2至3天內成長約2至3倍。(3)從波譜分析得知,阻生期間的模擬誤差主要來自行星尺度(緯向波數1-4)的貢獻。換言之,疊加的擾動對綜觀尺度(緯向波數5-10)的模擬影響並不大,但卻明顯影響阻塞地區緯向波數1-4行星尺度的演變。(4)相位差不同的擾動(空間型態相同),均方根誤差或異常相關係數的演變皆有明顯的差異,顯示擾動相位也是影響阻生數值模擬重要因子。
    關聯: 第七屆全國大氣科學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國家科學委員會自然科學發展處主辦,2001-09-25~27
    顯示於類別:[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含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