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 | 東亞氣候之多重尺度交互作用---雲/輻射效應於東亞地區的分析與NTUGCM的模擬研究----從日夜變化到季節特徵 |
作者: | 柯文雄;洪志誠 |
貢獻者: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含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物理暨化學學系暨碩士班 |
日期: | 2007 |
上傳時間: | 2014-01-17 19:31:34 (UTC+8) |
出版者: | 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摘要: | 雲的多重尺度結構時常出現在地球的天氣與氣候系統中。不同的雲型結構正是大氣 內部運作的最佳寫照。近來雲輻射作用力(CRF)的研究已成為研究氣候動力的主要重 點。Allan et al. (2002) 利用Hadley Center Climate Model (HadAM3) 探討氣候模擬後並 認為氣候模式必須先對CRF 有正確的模擬才能繼續探討其氣候模擬的結果。而目前大 部份的全球環流模式之無法正確模擬亞洲夏季季風也許正與不能在模式中正確的模擬 CRF 有關。本研究將透過各種衛星觀測資料等(包括GMS-5 高解析度的時空資料)仔細 分析雲及其輻射效應的時空分佈,以瞭解CRF 對東亞夏季季風的影響及其與大氣環流 間的正負回饋。同時藉由NTU-GCM 進行敏感度及機制模擬以便掌握CRF 的影響。本 計畫將同時配合本整合計畫進行熱帶氣旋(TC)對氣候變異量的模擬。本計畫所欲研究的 子題包括: 資料方面: 預期建立雲與輻射相關研究所需資料庫,並持續進行資料內容的更新與 補強,並將著手於未來雲/輻射相關資料需求與實用的評估與期望。 分析方面: (a)東亞夏季季風期間雲的結構與演變。 (b)雲的配置與大氣能量的關係(Q1、Q2)。 (c)東亞夏季季風期間日夜輻射變化的特性及其對季風環流的影響。 (d) CRF 於東亞夏季季風期間的時空分佈。 (e) CRF 與東亞夏季季風的交互作用。 (f )定性定量評估CRF 對東亞夏季季風的影響並製作示意圖。 模式方面: 配合分析結果,透過NTU-GCM 進行機制及敏感度模擬,並針對CRF 對東亞夏季季風的機制及氣候模擬做探討。同時預計透過分析及模擬結 果修訂NTU-GCM 有關CRF 的相關參數化方法。同時配合本整合計畫 進行熱帶氣旋(TC)對氣候變異量的模擬。 |
關聯: | 研究期間:民9608~9707,計畫編號:NSC96-2745-M002-010 |
顯示於類別: | [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含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