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600/17059 (21%)
造訪人次 : 429233      線上人數 : 69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164


    題名: 台灣地區中長期雨量預報技術之改進與整合
    作者: 陳正達;洪志誠;曾仁佑;鄒治華
    貢獻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含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物理暨化學學系暨碩士班
    關鍵詞: 降雨預報;氣候預報;系集預報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2014-01-17 19:31:41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摘要: 近年來許多研究顯示短期氣候預報在客觀環境逐漸成熟下變得大有可為,特別是對熱帶地區(如聖嬰/南方振盪現象)而言,不過即使是中緯度與亞洲太平洋區域也似乎有一定的預報技術,而這些預報的結果具有相當大的潛在社會經濟價值,有利政府與民間能在重大自然氣候變動(如旱澇與極端冷熱)發生前,儘早採取相關的因應措施,因此台灣非常有必要建立這種季節至年際尺度的氣候預報能力 。 這個計畫主要的焦點是能掌握亞洲太平洋季風系統的年際變化情形。 計畫將運用高速的叢集運算平台與數個全球氣候模式為主要的工具,以兩階段方式(two-tier approach),先運用模式長期積分與觀測分析資料進行個別與多重模式系集短期動力氣候模擬預報(hindcast)的初始化與驗證工作,驗證將包括亞洲太平洋區域的季節天氣要素預報結果的評估與特性研究。 個別模式的誤差可以用統計方法加以修正,不同模式的類似模擬預報結果,則有利於建立多重模式的預報系統,長期的積分一方面提供統計模式修正的基礎,另一方面則可以比較與建立季節天氣要素的機率分布基準,然後進行各氣象參數預報技術的完整評估。藉由系集中包含這些不同的模式,個別模式本身的不確定性對季節預報的影響可以更清楚地加以分析,以不同初始條件或不同模式的系集模擬方式,也可以過系集平均降低隨機誤差,從大氣模式比對計畫的經驗顯示,不同模式的算術平均往往有不錯的表現,新進的研究更顯示透過統計方式處理或組合模式結果,對於模式模擬誤差的減低有不小的助益。在實際的實驗系集氣候預報方面,將同時運用預報海溫距平,或者以持續不變的即時觀測海溫距平,驅動此動力預報系統。模擬與預報的結果將開放給相關研究與預報人員參考,並供下游應用、降尺度與風險評估社群善加利用。
    關聯: 研究期間:民9401~9412,計畫編號:MOTC-CWB-94-6M-02
    顯示於類別:[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含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1549檢視/開啟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