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aipei:Item 987654321/1210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935/17148 (11%)
造访人次 : 5583970      在线人数 : 47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2101


    题名: 大專排球聯賽女子組第三級比賽得分結構因素與比賽勝率關聯性之研究
    作者: 林永華;甘乃文;祁崇溥;洪慶要
    关键词: 大專排球聯賽;得分結構因素
    日期: 2007-12-30
    上传时间: 2014-06-05 15:18:50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教務處
    摘要: 本研究以參加93年大專排球聯賽女子組第三級決賽選手為對象,比賽於修平技術學院舉行,針對參賽八支隊伍之部份比賽賽程錄影51局,計997分為本研究之資料來源。經觀察記錄分析,獲得以下結論與建議:
    一、大專排球聯賽女子第三級比賽中各項得分結構因素依序為:對方失誤得分佔41.93%(攻擊失誤32.01%;發球失誤9.92%)、防守後攻擊得分佔27.88%、接發球攻擊得分佔12.63%、發球得分佔12.44%、攔網得分佔5.12%。
    二、大專排球聯賽女子第三級比賽,勝局與負局中各項得分結構因素間有防守後攻擊得分、發球得分等二項,達極顯著差異(p<.01);對方攻擊失誤得分一項,達顯著差異(p<.05);其餘二項得分因素在勝負局之間,無顯著差異。
    三、大專排球聯賽女子第三級比賽中,各項得分結構因素與比賽勝率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結果以防守後攻擊得分及發球得分二項技術因素達顯著水準(p<.05);其中防守後攻擊得分因素之解釋量為49.5%、發球得分因素之解釋量為10.8%,聯合預測力達60.3%。標準化迴歸方程式為,ZY=.619×(防守後攻擊得分)+.339×(發球得分)。
    四、在訓練過程中如何加強選手自我要求以減少攻擊失誤,係為大專女子組第三級排球隊的重要訓練課題。筆者以為加強基礎訓練致為重要,比賽戰術之應用以簡明為原則,因第三級選手之基本技術的養成太短,若給予太過繁雜之比賽戰術常造成不必要之失誤。
    五、由本研究結果與前述學者以不同級數選手為對象之研究所得結果不同,建議排球比賽中得分結構因素之相關研究,應針對不同級數選手為對象更深入的研究以為大專校院各級排球隊訓練之參考。
    關聯: 北體學報,15期,P.237-248
    显示于类别:[研究發展處] 北體學報(1-18期)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