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校門位於愛國西路1號,是校門的「今生」,而「前世」--舊校門--則在公園路68號(非現在公園路側門)。本校校址也曾歷經數次改變:除了公園路68號以外,由日本時代臺北市街舊地圖得知,本校校址還包括南門街三丁目、文武町五丁目四番地;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校門、校址,從公園路68號改為愛國西路1號,則是導因1970 年代中葉,孫沛德校長任內,經臺北市政府核定本校「原地重建」,聘請著名女建築師修澤蘭規劃校園景觀、建築(及不同「女」字形之圍牆)。本文將以「公園路68號」為時空主軸,藉由地圖、航照圖、衛星空照圖及老照片等文本,打開視覺影像之窗,從今生「臺北市立大學」,回到前世「國語學校」,再到「臺北師範」時期,以及1945年以後校園及周邊環境的變化,試圖從歷史與空間(history and space)之研究取向,描繪臺北市立大學120年來的校史及變革,介紹學校的變與不變,最終以「運用空間的思維,帶動時間的思維」;從而,彷若時光倒流,「記憶溯溪」、「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