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aipei:Item 987654321/1546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2471/17084 (14%)
造访人次 : 3192223      在线人数 : 92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5467


    题名: 利用DInSAR觀測花蓮米崙斷層活動 英文題名 Useing DInSAR Observate the Active of Me
    作者: 盧志恆;林明聖;顏君毅;張中白
    关键词: 米崙斷層;合成孔徑雷達差分干涉法
    日期: 2008-05
    上传时间: 2016-06-06 19:06:12 (UTC+8)
    摘要: 台灣東部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的聚合帶,受到強烈的碰撞擠壓造成變形劇烈,此變形帶沿著海岸山脈往北延伸,卻在花蓮市區附近形成數個活動區。根據前人的研究可以發現,存在於這個區域內的斷層活動相當頻繁,有數條活動斷層經過此地,其中又以造成1951年花蓮大地震的米崙斷層最為人知。但是這條斷層的運動方式卻沒有很詳細的記載。米崙斷層北起七星潭海邊沿著美崙臺地西緣以N30度E的方向經美崙山西麓之後消失於地表,是一個逆衝且左移的斷層(游明聖,1997),其活動的狀況可由許多地表形變發現。本研究利用ENVISAT衛星所產生的雷達影像,透過DInSAR的技術產生花蓮地區大範圍的差分干涉圖(如圖一、圖二),可以發現此區域的地形有持續的變化,根據干涉圖顯示,花蓮地區的地形變化不單單受到米崙斷層的影響,還有其周遭的北埔斷層、民意斷層和七星潭斷層等。由於DInSAR的訊號在郊區較不易成像, 所以本研究預計未來將利用PSInSAR的技術,對花蓮地區做更詳實的分析,以了解米崙斷層及周遭地區的活動情形,並達到監測的功能。同時會持續以實測的水準測量結果,來印證抬升情形與計算抬升的速率。
    關聯: 中華民國地質學會與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九十七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中華民國地質學會;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2008/05/07-09
    显示于类别:[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含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