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6445
|
題名: | 中國舞蹈審美意象-原型•隱跡•象徵 |
作者: | 蕭君玲;鄭仕一 |
貢獻者: |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學系;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通識中心 |
關鍵詞: | 中國舞蹈;審美意象;集體無意識;原型 |
日期: | 2006-06-30 |
上傳時間: | 2017-09-12 15:38:08 (UTC+8) |
出版者: | 臺北市: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
摘要: | 中國舞蹈意指舞蹈的內涵是築基於中國文化與歷史的基石上,以人體姿勢動作表現中國文化的多元面向的舞蹈,文化的不斷發展與同步的「退行」或向內在層次的「隱跡」是一種不斷積澱的過程,透過不斷的積澱,舞蹈藝術才能成為審美的對象,其本身才能具備審美意象,而不單純僅是一種形式美。審美意象包含二個向度,一個是「意」的向度,其中包含深層的無意識層次與表層的意識層次;一個是「象」的向度,意指審美對象,審美對象可分為虛實二個層次,實的層次代表實質客觀的對象,虛的層次代表主體意識所虛構的對象,而虚的層次是審美意象的重要內涵,是組織整個審美意象的動能。這一動能就涉及到榮格「集體無意識」的原型理論。原型的湧現是一種象徵的滲透過程,進而產生審美意象,這與文化積澱的歷史痕跡有關,而這一歷史痕跡又是一種被隱匿或不斷被更新的痕跡,這一痕跡蘊涵著不可感知的能量與作用,本文稱之為「隱跡作用」,中國舞蹈在中國文化的隱跡作用中,呈現了超越性與整合性的功能,其審美意象一方面保持著文化的根源,一方面則不斷創新發展。 |
關聯: | 大專體育學刊,8卷2期,1-12頁 |
顯示於類別: | [舞蹈學系] 期刊論文
|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