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6447
|
Title: | 中國舞蹈「身體符號」之能指與所指研究 |
Authors: | 鄭仕一;蕭君玲;鄭幸洵 |
Contributors: | 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學系 |
Keywords: | 語境;任意性;傳統;藝術創作 |
Date: | 2007-12-01 |
Issue Date: | 2017-09-12 15:38:11 (UTC+8) |
Publisher: | 臺北市: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
Abstract: | 舞蹈以身體舞姿作為表達的符號,每一動作、姿勢都有其內在的情意內涵,舞蹈身體符號是一種曖昧的、含混的表達。舞蹈身體符號沒有語言、文字等符號系統的規定性或邏輯性,每一舞蹈動作的能指範圍是廣泛開放的,所指的概念意義也是多元自由的。舞蹈身體符號的能指與所指是任意的現象,它創造一種離開現實的虛幻世界,這一虛幻世界表現真實存在的心靈情感,它以身體舞姿為符號傳達出內在的情感,舞蹈藝術主要在於表現什麼而不是指明什麼!舞蹈是一種文化產物,它所表現的身體動作姿勢正是一種文化符號,是相當重視「語境」的差異性,也就是相同的舞蹈動作姿勢在不同情感表現的作品中,呈現出不同的能指與所指的關係,它是透過語境的不同而有的差異性,因此,它也是一種情景符號或情境符號。因此,中國舞蹈身體符號的現代化不是完全捨棄文化根源的現代肢體表現,而是在歷史文化脈絡的血源中貫注現代的美學思維,這是一種既源出於歷史文化,又立基於當代社會的傳承式創作,是中國舞蹈身體符號獨特的本質。舞蹈身體符號的不可變動性築基於人們的身體動作與姿勢,而可變動性是大幅度地存在於身體符號的能指與所指的關係中,舞蹈身體符號是一種獨特的非語音中心的言語表現。能指與所指的動力因關係是創造循環的,二者是雙面的動力因關係。語境是人的情感、文化因素與社會因素相同交織變化而成的,它既不固定也非無差異的,而舞蹈身體符號是必須涉及語境因素的差異性。 |
Relation: | 大專體育學刊,9卷4期,1-15頁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Department of dance] Periodical Articles
|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All items in uTaipei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