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7002
|
Title: | 五代十國閩國的權力繼承 |
Authors: | 王怡辰 |
Contributors: | 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 |
Keywords: | 五代十國、閩國、權力繼承 |
Date: | 2018 |
Issue Date: | 2019-03-27 15:57:05 (UTC+8) |
Publisher: | 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 |
Abstract: | 以五代十國王閩(閩國)為研究對象的第七篇專題論文,主要集中討論,王氏不穩定的權力繼承問題。
權力繼承,是一個國家可大可久的必然因素,中國歷史上有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嫡長子繼承、立賢不立長、宗室繼承權力、角逐權力爭奪大位等多種繼承方式,但是也有政權毫無章法,全靠武力鬥爭,做拼命一搏,王閩就是血淋淋的例子。閩國幾乎每次的權力繼承轉換,都是以政變決定成敗,並沒有固定的模式,中間有兩個變數,影響了繼承的不定性,就是「宗室」和「軍權」。往往造成在野者可以透過這兩種工具,獲得若干中央權力;而反之,在位者則無不希望能藉著「屠戮宗室」和「控制軍權」的方法,企圖順利完成日後的權力交接;結果逐漸形成朝野互相對抗的惡性循環,造成王閩的歷史發展,延續一頁頁劇本上演悲劇的苦果。
宗室一旦即位後,常常和昔日發動兵變的夥伴─軍權領袖,出現短時間的「共治」,也就是建立集體領導的體制,但稍微休整一段時間,雙方又開始進行第二階段的廝殺,來確立最後權力的勝利者。尤其在歷史中,「宗室」和「軍權」雙方互有勝負、兩敗俱傷,形成福建政治、社會的長期不安,最後在野者不斷拉攏外敵,給了境外政權可乘之機,閩國於是成為五代十國中,唯一被鄰國南唐、吳越瓜分而滅亡的實例。「宗室」和「軍權」的鷸蚌相爭,兩失其力,在國史中同歸於盡,著實引發後人議論,閩國王延政完成一統的迴光反照,最後人算不如天算,竟招致鄰邦的瓜分滅亡,福建政權的消散,大出讀史者的意外,往往帶給後世不勝唏噓之感。 |
Relation: | 臺北市立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8;頁105-138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Department of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Proceedings
|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All items in uTaipei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