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7005
|
題名: | 國家權力與地方鄉權的交互作用──以日治時期台灣鸞堂戒菸運動為探討主軸 |
作者: | 陳金城 |
貢獻者: |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 |
關鍵詞: | 國家權力;地方鄉權;鸞堂;鴉片 |
日期: | 2018 |
上傳時間: | 2019-03-29 14:42:16 (UTC+8) |
出版者: | 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 |
摘要: | 政府的施政措施,難免牽涉到地方鄉權的運作,而形成了交互的作用,其中似當有二種情形發生,一是地方鄉權完全配合政府的政策,此則可能是國家全力的運用與地方鄉權的利益相符合,故而得到地方鄉權的支持,國家的政策也可順利執行。二是地方鄉權反對國家權力的介入,此則較為複雜,而又有兩種可能發生,其一,國家權力過渡的壓迫地方鄉權,必然遭到全面的反抗,而引發了叛變,政府當局若動用武力來鎮壓反對勢力,如果能夠弭平,則國家權力能繼續施行,否則引發全面性的叛變,可能推翻統治當局;其二是國家權力與地方鄉權取得平衡,雙方各退讓一步,進而達到調整,使得事件可以平和的落幕。本文以日治時期澎湖鸞堂的戒煙活動為探討主軸,此是鸞堂為地方菁英參與公共事務的場所,鸞堂的戒煙活動,是地方鄉權自主性的運作,台灣總督府初期則視為妖教,運用國家權力來加以取締,其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鑒於各地主事者多為地方菁英,於是改採勸導方式,日本警方對鸞堂的戒煙活動,未繼續採取強硬的手段,使得鸞堂戒煙活動平穩收場。是以國家權力的行使,必須以全體人民的福祉來考量,否則必然引發更大的民怨。 |
關聯: | 臺北市立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8;頁187-218 |
顯示於類別: | [歷史與地理學系] 會議論文
|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