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的創作如何融合發展傳統之美與當代之美?這是必須嚴謹思索的。民族舞蹈創作必回歸到一種「純粹」的、以當代美的視域詮釋傳統之美的感應—「美的感應」(inspiration of beauty)。筆者以近三十年的民族舞蹈創作實踐經驗為基底,提出創作「美的感應」的共感現象的敘說,並以近年的三個創作作品《煙沒》、《逍遙》、《逍遙II—唯醺》為主進行敘說。「美的感應」在創作歷程中的相互共感,是築基作品內在核心的重要關鍵。在創作歷程中「美的感應」相互碰撞、激發,傳統之美能由不同的當代視域而看見新的見解、呈顯出不一樣的樣態。長期在民族舞蹈創作或展演之「美的感應」的經驗積澱成個體化的「內在之眼」,創作者「美的感應」如何在創作歷程中得不斷思索、覺察各式各樣的狀態?以有效地引發舞者們的共感,這一「美的感應」的共感會滲入作品裡,成為創作作品的內涵與意義。民族舞蹈的創作者是必須考量傳統之美與當代之美的融合,以避免過度的創新而失去傳統意義與價值,或過度一味地複製而無法發展傳統之美。創作者或舞者,皆應反思自己生命熾煉的體悟的特性並善用之,體悟傳統文化意義的當代詮釋性,並生發「美的感應」使其自然而然融合了傳統與當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