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aipei:Item 987654321/1907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935/17148 (11%)
造访人次 : 5318224 在线人数 : 33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全部uTaipei
人文藝術學院
人文藝術學院
--北市大語文學報
查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进阶搜寻
主页
‧
登入
‧
上传
‧
说明
‧
关于uTaipei
‧
管理
University of Taipei
>
人文藝術學院
>
人文藝術學院
>
北市大語文學報
>
Item 987654321/19077
数据加载中.....
书目数据导出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引文信息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9077
题名:
北朝B型造像記開頭套語與魏晉南北朝佛玄思想
作者:
范樂陶
;
Fan, Le-tao
贡献者: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关键词:
魏晉南北朝
;
B型造像記
;
玄學
;
言意之辨
;
二諦
;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
B-type Buddhist inscriptions
;
Metaphysics
;
Words-meaning discrimination
;
Twi-satyas
日期:
2023-06
上传时间:
2024-03-25 11:50:20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摘要:
南北朝的造像記、寺塔碑、寫經題記中,有不少以「夫至道空寂,然非言/象無以表真容」一類文句開頭的典型例,本文選出四十餘篇具代表性的直接論述文本。它們以筌蹄言意之辨結合佛陀事跡,直接解釋自己造像抄經行為的合理性。這種佛玄結合的套語源於僧肇等高僧的論述,並常見於當時的序讃、論爭,甚至道教碑刻和隋唐五代的記文中,乃一種固定說辭,是文人佛教影響民間的表現。魏晉南北朝時,大乘佛教的二諦說及方便義,與玄學的言意之辨結合,使玄學跳出崇本息末、得意忘象的傳統框架,進入即體即用的新階段,為作佛形象提供了支持。漢地的神物感應、佛教的機緣概念也與此相通,在造像文本中常與釋迦應現的典故一同出現。在關於造像的論爭中,雙方常分別運用崇本、存末的思想,佛教的像教及三時等概念與玄學本末也可互訓。但兼本迹的佛教還有色身即法身的思想,從而使漢地衍生出「丈六即真」的造像思想。北朝造像記開頭套語有著明確的思想史脈絡,是研究中古佛玄互動、民間佛教傳播的重要文本。
關聯:
北市大語文學報,28期,頁53-80
显示于类别:
[人文藝術學院] 北市大語文學報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浏览次数
index.html
0Kb
HTML
303
检视/开启
在uTaipei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如有問題歡迎
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2006-2025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