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9091
|
題名: | 女性視角的審度與認同--臺灣歌仔戲【哭調】與苦旦廖瓊枝 |
作者: | 楊馥菱;Yang, Fu-ling |
貢獻者: | 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
關鍵詞: | 歌仔戲;哭調;苦旦;廖瓊枝;Kua-á-hì;Khàu-tiāu-á;Ku-dan;Liao Qiongzhi |
日期: | 2021-12 |
上傳時間: | 2024-03-25 11:50:51 (UTC+8) |
出版者: | 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
摘要: | 台灣歌仔戲在進入內臺演出後,能夠凌越北管戲、南管戲等傳統戲劇,應歸因於唱腔之吸引人,在各類曲調中尤其以旋律悽惻動人的【哭調】為甚。關於【哭調】產生原因,歷來多認為【哭調】與日治時期的統治文化有著必然的關係,歸因於日本殖民政府的高壓統治影響,將【哭調】的發生訴諸為政治因素。 本文從【哭調】產生的時間點著手,對於僅將【哭調】的產生歸因於日本殖民政府壓迫歌仔戲的說法提出修正,再從當時社會生活實況推論出更貼近【哭調】產生的原因。試圖以更多的史料與其他文類的文學作品來還原、推敲【哭調】產生的直接因素與意義,並以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為例,印證【哭調】與台灣女性命運相繫的脈動與關聯。 本文分為五小節論述:第一節「前言」,爬梳歷來【哭調】緣起的各家說法;第二節「【哭調】緣於日人壓抑說的商榷」,利用史料,從時間的軌跡辯證【哭調】的緣起;第三節「女性演員和【哭調】產生的關係」,以日治小說和報章新聞為佐證,說明【哭調】與女性演員的登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第四節「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女性演員讓【哭調】成為歌仔戲的重要唱腔,也在哭腔中找尋救贖與慰藉,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尤其更能說明【哭調】之於歌仔戲苦旦的特殊意涵。第五節「結語」,總結前面論述,重新省視【哭調】的意義與價值。 |
關聯: | 北市大語文學報,25期,頁57-79 |
顯示於類別: | [人文藝術學院] 北市大語文學報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描述 |
大小 | 格式 | 瀏覽次數 |
index.html | | 0Kb | HTML | 315 | 檢視/開啟 |
|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