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aipei:Item 987654321/214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3313/17059 (19%)
Visitors : 1039030      Online Users : 52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2144


    Title: 人本主義作為弱勢規範在中國社會中的長期歷史後果
    Authors: 齊力
    Contributors: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
    Keywords: 人本主義
    Date: 2004
    Issue Date: 2009-07-20 11:12:29 (UTC+8)
    Abstract: 在晚近臺灣的教育改革中,喊出人本主義的口號。許多人抽象地接受了這個理念,但是很少人真正知道其內涵為何。要尊重、要自我實現,就作為目的而言,是好事。但是其實際社會影響又是如何呢?

    傳統中國社會也有人本主義的思想,就其強調道德主體性、尊重人性而言,它把握了人本主義的重要精神。但是,相對於西方近代的人本主義,它較少發展外在制度框架,也沒有上帝概念可供提升心靈境界。結果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人性無以超越、合理制度無以確立,間接讓社會陷入遲滯、混亂。

    西方近代的人本主義思想也許不像儒家式的人本主義那樣,過於偏執人的主體性,而同時納入可保障人權的制度框架,又含有人道主義的色彩,所以令人激賞。但是西方的人本主義其實也是不斷演變的概念。譬如說,人本主義與人道主義的結合,其實可能是出於歷史的因緣,而非邏輯的必然關聯。隨人本主義的發展,可能逐漸揚棄此種人道主義。

    尤其隨著近世西方人本主義思潮的興起,對神的信念逐漸動搖或變得式微,可能同時也動搖了社會中善惡的參考座標系,因為傳統西方社會原本是依據神的概念來建構善惡的參考座標。

    再者,在近世人本主義的思潮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自由世界開始標舉自由主義的價值。但是,對於部分人而言,自由主義可能成為墮落行為的保護傘。所以人本主義固然有其可取的價值,但是其中也有可能構成不利於社會發展的因子。事實上,在臺灣,部分教師已經在實踐教育改革理念的過程中感受到某些困境,特別是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較常出現偏差行為的學生。人本主義者的教育改革理念是否正在重蹈儒家式人本主義的偏誤,在堅持學生主體性的立場時,忽略了自我異化作為人性昇華前提的必要性呢?
    Relation: 市師社教學報, 3, p.39-63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Social and Public Affairs] Periodical Articl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58View/Open


    All items in uTaipei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