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aipei:Item 987654321/654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935/17148 (11%)
造访人次 : 4699000      在线人数 : 44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6540


    题名: 城隍信仰的由來及其在臺的發展-以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為例
    作者: 廖珮君
    关键词: 城隍
    城隍信仰
    大稻埕
    霞海城隍廟
    日期: 2004-12
    上传时间: 2012-09-21
    出版者: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摘要: 城隍信仰屬於通俗道教自然神祗的崇拜,在中國已流傳數千年之久。本文將採文獻蒐集法依時問順序,由先秦時期、三國南北朝時期、唐宋時期到明清時期的發展,介紹城隍信仰由自然物到被神格化、人格化,甚至成為兼管陰陽的地方司法神之過程。針對城隍信仰由閩粵移入臺灣的情形、特色,到日據時期以迄現代的發展,蒐集各時期臺灣城隍廟的總數及分布情形,加以比較分析,以了解不同時期臺灣城隍信仰的發展。得到的結論是:一、臺灣的城隍信仰是在清代奠定基礎的。二、日據時期曾嘗試推行日本神道教、日本佛教、及基督教,藉以消滅臺灣的民問信仰,但城隍信仰等民問信仰已深植人心,並未被消滅。三、臺灣北部的城隍廟總數和增加數目都較中南部地區為少,係因都會區地價較高,興建成本亦較大,且城隍信仰中的價值觀如:陰間審判、賞善罰惡、沈冤昭雪等教化人心意味重的觀點,在以商業為主的北部都會區社會中已較少為人所重視,故城隍廟增加數目也較少。四、當前臺灣社會富裕,政府對宗教的態度是自由開放的。五、城隍屬陰間的地方行政官,設廟是以城為中心,當某地(以縣、市、鄉、鎮為中心)已設立一座城隍廟,其他信徒較不可能再去設立另外一座,故城隍廟的增加數目有限。最後則是介紹大稻埕霞海城隍廟興盛的原因,與大稻埕地區發展的關係以及祭典情形。
    關聯: 市師社教學報
    第三期
    頁153-177
    显示于类别:[出版品] 市師社教學報(第1-3期)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