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6623
|
題名: | 美中戰略對話的過程與分析 |
作者: | 徐淑敏 |
貢獻者: |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 |
關鍵詞: | 美中戰略對話 中國因素 利益相關的參與者 |
日期: | 2007-12 |
上傳時間: | 2012-10-24 14:11:54 (UTC+8) |
出版者: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
摘要: | 自2005年以來,美中舉行了四次戰略的對話。本文以Robert B.Zoellick就美中關係問題發表「中國往何處去?-從正式成員到承當責任」的演講為基礎,觀察美中四次定期的戰略對話,了解中共對美國提出的政策要求之實踐與趨勢,並探究美國與中共各自的意向。本文認為美國要求與中共合作,將中國納入現存國際體系,乃因現今美國處於獨強的權力格局中,力圖進一步維繫其霸權地位。美國一方面已然不需以對等地位抗衡其他大國,另一方儼然以經理人自居而環視成員的各方面利益要求其善盡責任。在此種新的格局內,美中之間的合作也必須考量中方的自身利益。中共衡酌目前的實力在不足以直接對抗美國的情形下,若與美國的合作能夠符合國家的利益,自然將依循美國的規範,納入美國為首的國際體系結構,而美方也必將考慮在中國能夠容忍的範圍內提出對應的要求。目前這種合作的關係,穩固了美國的霸權地位,甚至將更進一步推向高峰。此種體系結構的穩定與否,端視未來兩國之間權力的消長與整體國際情勢的變遷而隨之變化。 |
關聯: |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 6期 頁29-47 |
顯示於類別: | [出版品]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第4-11期)
|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