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7222
|
題名: | 漢語身體動詞義素分析—以「眼、口、手、足」語義子場為例 |
作者: | 邱湘雲 |
貢獻者: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
關鍵詞: | 漢語 動詞 身體 義素 語義場 |
日期: | 2012-11 |
上傳時間: | 2012-12-28 20:26:45 (UTC+8) |
出版者: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
摘要: | 身體動作詞是動詞中最為基礎的部分。漢語身體動詞「同義」、「近義」現象十 分常見,其中語義仍有細微的差別。傳統詞典概括性的釋義方式難以使人辨析同 義、近義詞之間語義差異所在,釋義相同者又散見各處,無法使人掌握其中系統脈 絡。本文運用現代語義學「語義場」及「義素分析」理論方法,試圖為身體部位眼、 口、手、足四類常見動詞的詞項義位作出義素(sememes)分析,一來藉由語義子場 的外部歸納呈現身體動詞語義系統遠近關係,二來深入詞彙內部找出不同詞語「共 同性」及「區別性」的義素特徵,以展現漢語身體動詞概念分類之細膩,進而達到詞 彙教學辨明詞義的目的。 |
關聯: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43卷 2期 人文社會類 頁25-56 |
顯示於類別: | [研究發展處] 臺北立教育大學學報 (36卷2期-44卷1期)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瀏覽次數 |
43-H2-2.pdf | 1342Kb | Adobe PDF | 2652 | 檢視/開啟 |
|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