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914/17082 (11%)
造訪人次 : 3919324      線上人數 : 55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7268


    題名: 文人的自我獨白──解析自祭文與自撰墓誌銘
    作者: 郭乃禎
    貢獻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講師
    關鍵詞: 自祭
    自撰墓誌銘
    張岱
    陶淵明
    生死之作
    日期: 2011-12
    上傳時間: 2013-01-02 14:15:48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英語教學系
    摘要: 歷史上第一個以自傳式的寫作方式為自己發聲者,起源於屈原的〈離騷〉,〈離騷〉一開始便說:「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在這一篇歷史長詩當中,屈原自敍世胄、生辰與命名,飛揚於人生的理想,哀痛仆跮於信讒齌怒,乃至執著於再三追尋,以死為諫的忠烈悲慨,已為文人自我獨白的寫作方式,寫下畫時代的里程碑。而自祭與自撰墓誌銘的體式,寫於死生大限之期,真情流露,對於筆耕一生的文者,當具有回顧自省、褒貶評價的意義,或得、或失,或憾,或否,文人如何為自己蓋棺論定,必有可觀之作,本文將取陶淵明〈自祭文〉、張岱〈自為墓誌銘〉解析之,推究其內涵、價值、特色與成果,並兼及歷代自祭自撰墓誌銘之作。
    關聯: 北市大語文學報
    中文領域
    7期
    頁83-104
    顯示於類別:[人文藝術學院] 北市大語文學報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7-5.pdf7931KbAdobe PDF2242檢視/開啟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