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2471/17084 (14%)
造訪人次 : 3190594      線上人數 : 102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8545


    題名: 倫常與忠義──清初臺灣地圖裡的文廟與武廟
    作者: 林偉仁
    關鍵詞: 古地圖
    地景
    文廟
    武廟
    歷史地理
    日期: 2009-10-29
    上傳時間: 2013-05-22 09:15:15 (UTC+8)
    摘要: 清初地方志編繪的臺灣縣圖、鳳山縣圖、諸羅縣圖、彰化縣圖,大多會出現文廟與武廟。為何縣內眾多建築物中,地方志特別彰顯這兩處地景?亦即,地方志地圖裡的地景配置是經過何種篩選程序,且隱含何種意識型態與政治企圖?現今臺灣史有關文廟與武廟的研究,不勝枚舉。本文與其不同處在於:第一,本文將文廟與武廟並列研究,由此顯示清廷如何設計地景,企求教化與安撫人心,以鞏固治安。第二,本文藉由英國歷史地理學者A. Baker所提到的三種面向──秩序(order)、權威(authoeity)、總攝(totalisation)──來解讀地景與意識型態的關係。也因此,本文認為針對臺灣這個「荒服」外島,清廷所採取的「王化」手法,就是藉著擴建前期留下的文廟(孔廟),延續儒家倫常傳統,結合皇權與帥權,攏絡文人,維繫政治秩序。除了上層雅文化的考量,為了符合下層俗文化的需求,清廷也表彰武廟(關帝廟),散播關公忠義精神,因勢利導其顯聖事蹟,以振奮軍心或撫慰人心。地方志地圖中的文廟與武廟,反映了清廷雖因不同階級而有不同的因應策略,但其共同點是以漢俗治漢,不以清俗治漢。由本文可之,地景常遭操弄,以求政治效果;古地圖留存的地景,看似「簡單」,實則「擬練」,暗藏了當代的統治思維。
    關聯: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2009史地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2009-10-29
    顯示於類別:[歷史與地理學系]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