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313/17059 (19%)
造訪人次 : 548518      線上人數 : 45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8975


    題名: 尚仲賢《洞庭湖柳毅傳書》雜據研究
    作者: 陳盈真
    關鍵詞: 尚仲賢
    柳毅
    龍女
    電母
    元代社會
    日期: 2004-09
    上傳時間: 2013-06-17 16:42:33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摘要: 元代尚仲賢所著雜劇《 洞庭湖柳毅傳書》 的故事情節可上溯至唐代李朝威的《 柳毅》 傳奇,然而唐代之前的脈絡,可由印度佛經故事及中國水神故事窺見端倪;雜劇中對於龍女三娘及電母的形象塑造,則需回顧中國傳統文學中對龍、對雷公的概念,再融合印度求道龍女與推車雷神的說法。至於主角由早期男性擔綱到雜劇時期轉為女性的過程,則不得不分析唐、元二代作者的創作背景,尤其是讀書人進仕的方式及地位的升降,再驗證元代的社會風氣下,主人翁具備的社會意義。
    經過種種的比對,可以確認《 洞庭湖柳毅傳書》 中的龍女角色是由佛經脫胎而來,情節則是中國水神女送書求救故事的沿用,因此雜劇中龍女與電母的角色刻畫,也深受中土、印度二地的影響。至於主角性別的轉換,則導因於元代停止科舉制度,及士人地位遭貶抑為「九儒十丐」;尚仲賢在謀生的目標下創作雜劇,試圖藉由女性形象的大量書寫,反映出當時女性受到的壓抑及渴求自由的願望,以博取女性觀眾的青睞。
    關聯: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研究生學刊,第四期(上),p.121-160
    顯示於類別:[中國語文學系]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