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38/17057 (28%)
造訪人次 : 327635      線上人數 : 16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871


    題名: 曲棍球的生理應用
    作者: 蔡一鳴
    日期: 1996-11-01
    上傳時間: 2014-06-05 15:11:18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教務處
    摘要:  曲棍球運動是一種古老的運動項目,它有悠久的歷史,除了球體小、速度快、場地大,還有高度的技術性,同時配合戰術的運用及運動生理學的支援,於是競爭激烈是必然的現象。
      研究一個傑出的曲棍球選手,他所具備的生理條件,是我們運動教練的基本課題,探討分析如下:
      1.一流女子曲棍球選手最大氧攝取量平均值,是在45到59ml/kg/min之間。一流男子曲棍球選手最大氧攝取量平均值,為48到65ml/kg/min之間,由此顯示,頂尖男子曲棍球選手的最大氧攝取量平均值,需要超過60ml/kg/min以上,女子則為50ml/kg/min。
      2.一流女子選手左手握力為(35.1 ± 5.9公斤),右手握力為(38.2 ± 3.9公斤)。男子選手最大握力54 ± 8公斤,雖然大多數選手慣用右手,但左右手之間並無明顯差異。
      3.曲棍球運動以能量分配來看可分為無氧系統與有氧系統,能量系統使用的比例,視運動項目的強度與時間而定。
      4.一般女子曲棍球員體脂肪百分比是25.1%較低,女子曲棍球優秀選手體脂肪百分比的值是23.0 ± 1.9%。高中男子曲棍球選手體脂肪百分比是11.1 ± 3.3%。
      5.人工草皮球場能減少比賽的中斷時間、增加比賽速度,並使得運球技術進步。
      6.根據動作分析,比賽大部分為右翼進攻。球棍限制使用木棍,不得以其它材質代替。
      近年來歐美球員以強大的肌力、敏捷性、速度和瞬發力,以及人工草皮的建立,使亞洲球隊突遭瓶頸,也意味著強力曲棍球的時代來臨了,光靠個人優異的基本動作,已無法在球場上吃香,因此有意推展曲棍球運動的領導人及球隊,必須與科學實驗室結合,善用實驗的成果,才能站上國際曲壇的舞台。
    關聯: 北體學報,5期,P.139-148
    顯示於類別:[研究發展處] 北體學報(1-18期)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