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914/17082 (11%)
造訪人次 : 3856191      線上人數 : 81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5064


    題名: 小川喜樂《歐巴桑》中的童年、族裔與歷史
    作者: 楊麗中
    關鍵詞: 文學中的孩童;族裔文學;小川喜樂
    日期: 2005-08
    上傳時間: 2015-12-10 20:04:32 (UTC+8)
    摘要: 小川喜樂的《歐巴桑》是一部刻畫珍珠港事變後太平洋戰爭期間加拿大日裔公民集體遭放逐、隔離拘留經歷的作品。這部作品自一九八一年出版以來,不僅受到英語世界各方的重視,在北美地區的學術界也引起廣泛的討論。不同於既有的觀點,本文探討這部作品裡童年故事與族裔、歷史敘述之間的關係。文中主張,在這部作品裡,敘述者直美的童年敘述不僅以對抗記憶的型式出現,作者小川也援用和改寫現代社會關於孩童的文化、政治預設,探索返/反寫歷史和構築日加族裔記憶的可能。為了彰顯童年的歷史特性,《歐巴桑》一方面強調兒時記憶難以掌握、操控,另一方面又希望藉由敘述童年、刻劃孩童進一步彰顯童年往事與族裔、歷史之間密不可分的關連。討論的部份首先藉由秦凱德、斯迪得曼與帕朗伯-劉的論點關連童年敘述與官方歷史,探討小川如何透過敘述童年道出戰爭前後加拿大日加社群久被壓抑、掩埋的個人傷痛和族裔歷史。接下來,本文將《歐巴桑》裡的孩童塑造與簡克斯、阿希耶、溫尼寇特等關於童年的論點平行比對閱讀,藉此說明小川如何運用現代社會對孩童及童年的預設積極介入主流歷史的敘述、突顯小說中的孩童塑造如何關連庶民知識、構成傅柯所謂的對抗記憶。
    關聯: 英美文學評論,8期,頁95-124
    顯示於類別:[英語教學系]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