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313/17059 (19%)
造訪人次 : 544883      線上人數 : 76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5454


    題名: 汽、柴油標準在永續發展之意涵研究
    作者: 劉晉榮;黃基森
    關鍵詞: 汽柴油;標準;永續發展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16-06-06 19:05:56 (UTC+8)
    摘要: 根據統計,我國平均約每4 人就擁有一部汽車、每2 人就有一部機車,而交通工具使用汽、柴油用量佔石油用量的31%。制定汽、柴油的產品規格可確保車子使用性能,但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碳氧化物(COx)、硫氧化物(SOx)、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多環芳香烴類(PAHs)等多種污染物,造成環境與人體危害,也是引起全球暖化的原因之一。因此,先進國家或歐盟制定有嚴格的管制標準來確保油品與環境之品質。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探討汽、柴油產品規格與分析各種管制標準在汽車性能與環境品質之意涵,進而確保永續發展之目標。研究結果得知,在國內依「標準法」與「空氣污染防制法」分別制定「車用無鉛汽油」、「車用柴油」產品品質標準與「車用汽柴油成分及性能管制標準」,以確保油品與環境品質,其中苯、硫、氧、鉛、碳氫化合物、芳香烴含量、雷氏蒸氣壓及蒸餾殘餘等均與油品品質與環境品質有關,此等標準在制定標準值與檢驗方法仍有差異。鑑於國內依「能源法」積極推動添加生質能源做為交通工具之燃料,因此,制定兼顧油品品質與環境品質之標準,才能確保行車效能與環境品質。
    關聯: 2007台灣環境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台灣環境資源永續發展協會; 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 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2007/12/13
    顯示於類別:[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含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