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aipei:Item 987654321/1960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935/17148 (11%)
Visitors : 4697112      Online Users : 32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9603


    Title: 臺灣漫畫系列中「武術/俠」的文化意
    Authors: 郭憲偉;郭金芳
    Contributors: 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真理大學運動管理學
    Keywords: 武俠;武俠漫畫;臺灣武術;武德
    Date: 2024-12
    Issue Date: 2025-02-13 11:23:46 (UTC+8)
    Publisher: 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
    Abstract: 武俠漫畫的故事情節與角色性格的編撰與詮釋,一直遵循著想像的中國或大中華的意識,並藉由漫畫來傳達其思想。本文試圖從歷史學的視角與文獻分析來探討漫畫系列中,華人對武術與武俠的民族想像。本文研究結果顯示:一、1949 年國民政府撤退至臺灣後,多位習武之人跟隨國民政府撤退至臺灣,豐富了臺灣的武術傳承。二、武與俠的結合,不僅是武術展示,也是對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和傳承。臺灣武俠文化的發展從早期的武俠片到後來的小說和漫畫,展現豐富的歷史脈絡和社會需求的回應。三、隨著時間推移,漫畫的創作逐漸找到了新的出路,特別是在武俠漫畫方面,從 1950年代興起至 1960 年代進入黃金時代,反映當時社會文化的需求和武術漫畫的重要地位。武俠漫畫不僅展示武術技巧,透過對招式如太極拳中「攔雀尾」等的具象化描述,漫畫增強了武術動作的表達力,同時加深了招式背後的文化和象徵意義。此外,通過獨特的圖像與文字組合,不僅豐富敘事的層次,也強化其文化表達的功能,並藉由漫畫中的師徒關係和武德精神,體現華人社會對個人品德和社會責任的重視。總括而言,
    武俠文化已經從紙上漫畫擴展到動漫、電影及電視劇等多媒體平臺,不僅豐富了華人社會的敘事藝術,也在世界各地促進對華人文化的理解和欣賞。
    Relation: 運動研究,第 33 卷 第 2 期,頁47-63
    Appears in Collections:[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Journal of Sports Research(v.19n.1-)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33-2-3.pdf1432KbAdobe PDF19View/Open


    All items in uTaipei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