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600/17059 (21%)
造訪人次 : 388803      線上人數 : 15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3741


    題名: 舊濁水溪資源之探究與推廣
    作者: 陳瑞燦
    王佩蓮
    夏太長
    關鍵詞: 舊濁水溪
    生態環境
    在地化
    環境保護
    Old Zhuoshui river
    Ecosystem
    Localiz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日期: 2005-11
    上傳時間: 2011-03-10 14:39:45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
    摘要: 舊濁水溪的起起落落,記錄了南彰化地區的社會文化、環境變遷,也見證了地方經濟從「匱乏」邁向「富足」的過程。但無可諱言的,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卻破壞了生態環境,為喚起在地人的關懷,利用學校與社區推展自然保育的觀念,讓社區民眾主動參與,使在地化的保護行動重新賦予河川生命。
    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問卷調查及實地訪談等方法進行。工作團隊包含多位教授及一群來自全國志工老師的陪伴,讓研習人員獲益良多。經一年的努力有下列重要的發現:1.有34.7%的教師將濁水溪的鄉土教材,規劃在課程內。2.教師認為若能好好運用舊濁水溪素材,將能活化各領域教學且以自然與生活科技佔32%較多。3.有93.3%教師認為在推動鄉土教育時,需要政府有關單位協助或提供輔助教材及戶外教學的場地。4.所有的教師(100%)皆希望有關單位能提供在職進修機會。5.有96%的居民及教師都認為舊濁水溪受到嚴重污染,而且認為若河川景觀及污染改善後願意到此休憩及教學值得鼓勵。期望環保單位能伸張公權力,加強取締工業區、畜牧、砂石等事業排放廢污水,教育、行政、學者、專家及居民,共同推動環境保護,使自然保育觀念得以傳承,環境資源可以永續經營,讓舊濁水溪風華再現。
    關聯: 環境教育學刊
    第4期
    P.23-52
    顯示於類別:[出版品] 環境教育學刊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2.pdf1239KbAdobe PDF1794檢視/開啟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