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600/17059 (21%)
造訪人次 : 406985      線上人數 : 17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7213


    題名: 一位遲緩兒父親復原力之研究
    作者: 董秀卿
    張英熙
    貢獻者: 行政院衛生署基隆醫院社工員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教系助理教授
    關鍵詞: 遲緩兒
    復原力
    日期: 2011-10
    上傳時間: 2012-12-28 18:32:33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學系
    摘要: 本研究在探究一位遲緩兒父親之復原力及瞭解遲緩兒父親適應歷程與復原力的關係;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為主,輔以閒聊式談話。研究結果如下:本研究的復原力分為:個人特質、面對逆境的經驗以及外在支持,而此三類以下共有十三種項次的復原力。個人特質可分為五個項次:堅持、坦然面對、責任、自我要求、積極主動、正向思考;面對逆境的經驗分為二個項次:別人可以,我也能、解決問題,不能拖;外在支持分為五個項次:配偶的支持、周遭同儕的經驗分享、專業人員的介入、學校老師的教導、團體機構的協助。在遲緩兒父親適應歷程與復原力的關係方面,從男性工作角色與父親角色、夫妻關係、親子關係這三段關係發現(1) 復原力在遲緩兒父親角色轉變時,具有強化與催化的功能;(2) 復原力成為夫妻關係磨合溝通的橋樑;(3) 復原力促使親子關係的愈益緊密。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與探討,並提出在日後研究上的具體建議,提供助人工作者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關聯: 特殊教育叢書
    研究與實務的對話:2011 特殊教育暨早期療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114期
    頁179-213
    顯示於類別:[特殊教育學系]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1472檢視/開啟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