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aipei:Item 987654321/772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922/17135 (11%)
造訪人次 : 4341869      線上人數 : 48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7729


    題名: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licit theories and life goals on individuals’ choices between Big-Fish-Little-Pond and Little-Fish-Big-Pond
    作者: 危芷芬
    貢獻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關鍵詞: 社會認同理論 (Social identity theory)
    青蛙池塘效應(Frog-pond effect)
    智力內隱理論(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
    生活目標(Life goals)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13-04-03 18:08:57 (UTC+8)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智力內隱理論與生活目標對雞首、牛後團體之選擇的影響。雞首及牛後團體的差異在於:前者表示個人在團體中的地位較高,但是團體本身的地位、聲望較低﹔後者表示個人在團體中的地位較低,但是團體本身的地位、聲望較高。因此個人如果必須面對二選一的情境時,可能會陷入兩難困境。研究者認為,個人對智力的信念以及生活目標類型會影響雞首、牛後的選擇。本研究區分出漸升論與實體論等二種智力內隱理論,前者意指個人相信智力可以變動,後者則表示智力是無法改變的。漸升論者較重視追求新知識,因此可能選擇團體好、個人差的牛後團體;相對地,實體論者注重自己的表現,因此較可能選擇團體差、個人好的雞首團體。除此之外,本研究也根據儒家文化的價值觀,區分出三種生活目標:縱向目標、橫向目標與個人目標。縱向目標代表個人所處的一般社會所賦予高價值的目標;橫向目標則是為個人所認同,以及同樣以此為目標的內團體成員所讚許的目標;個人目標出自於個人的興趣或自我選擇,完全與他人無關。本研究認為:追求不同的生活目標,對雞首、牛後團體的選擇有所差異。本研究分別以情境模擬法、自我生活目標問卷以及社團活動問卷為工具,探討大學生如何在雞首、牛後團體之間做出選擇,在問卷當中也探討在選擇時的動機,以及選擇之後的情緒反應。統計分析結果顯示:(1)漸升論者偏向選擇牛後,實體論者偏向選擇雞首。(2)在三種生活目標之下,選擇牛後的比例多於雞首。(3)在縱向目標與橫向目標下,漸升論者選擇牛後的比例顯著高於實體論者;在個人目標下,實體論者選擇雞首的比例顯著高於漸升論者。(4)選擇牛後者為了學習新知識與個人興趣的動機顯著大於選擇雞首者﹔選擇雞首者為了好表現與同好稱讚的動機顯著大於選擇牛後者。(5)選擇牛後者比選擇雞首者對其選擇感到更滿意也更快樂。
    關聯: The XXV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pplied Psychology,ICAP主辦,2006
    顯示於類別:[心理與諮商學系]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