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2471/17084 (14%)
造訪人次 : 3193461      線上人數 : 78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8072


    題名: 心理治療師原於原生家庭之反移情經驗研究
    作者: 林蔚芳;林育如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2013-05-12 14:51:47 (UTC+8)
    摘要: 本研究探討四位心理治療師源於原生家庭之反移情經驗。研究目的如下兩大部分:瞭解心理治療師源於原生家庭之反移情反應;以及瞭解心理治療師覺察與面對源於原生家庭之反移情的經歷。本研究以詮釋學為方法論。以研究者深入訪談的方式獲得文本,研究者對「研究逐字稿」與「訪談筆記」等文本資料進行分析詮釋。回應研究問題一「瞭解心理治療師源於原生家庭之反移情反應」,獲得以下詮釋內容:一、 反移情反應在「情緒/感受」;「想法/價值觀」;「行為表現/治療方式的運用」三個層面中會交互影響、息息相關。二、 治療師將家人帶至會談室,家人的影子彷彿出現於治療師與個案之中。三、 從原生家庭中所學習到適應/求生存的方式不斷被使用;未被滿足的缺口,會不斷找尋完整的可能。四、 原生家庭經驗可能成為治療關係與治療效能的正向因子。回應研究問題二「瞭解心理治療師覺察與面對源於原生家庭之反移情的經歷」,獲得以下詮釋內容:一、 覺察與面對反移情的方式因人而異,最終是需增加自我覺察與省思能力。二、 對於治療的反思:治療師本身即為治療工具,以自身的感受瞭解對方的感受。三、 對於治療師本身的反思:成為一位具有人性的助人者。最後研究者針對研究發現進行討論,並分別對未來研究方向、以及對於心理治療師之養成提出建議。
    關聯: 社區諮商國際研討暨學生實習成果發表會,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主辦
    顯示於類別:[心理與諮商學系]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