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9061
|
Title: | 再現消失的「洛可可」:論其音樂風格及藝術風格 |
Authors: | 謝斐紋 |
Contributors: |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樂系 |
Keywords: | 洛可可 嘉蘭特 真情風格 庫普蘭 拉摩 |
Date: | 2011-04 |
Issue Date: | 2013-07-16 12:06:56 (UTC+8) |
Publisher: | 台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
Abstract: | 「洛可可」( Rococ 中一詞在藝術科系學子的學習歷程佔有一席之地。長久以來,音樂史在「巴洛克樂派」( The Baroque Period,1600-1750 ) 與「 古典樂派」( The Classical Period , 1730 一 1815 )的轉型期時,總不免在「洛可可」的音樂風格上短暫駐足探究。然而,從 2006 年 Donald Grotlt 等人出版的第七版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一書中,「洛可可 」 一詞在應出現的相關頁面中已不復見。書籍中使「洛可可」 消失的選擇依據無法得知,雖然其他音樂史書常將「洛可可」與「嘉蘭特」風格並置討論,並謂其音樂風格相仿,且代表作曲家近乎相同,但並等同於任何一詞可以取代對方,反倒說明了二詞並存的重要。當「洛可可」一詞還在其他藝術範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又豈能讓它的角色輕易地在音樂界消失;當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生活仍以不同形式的可能與過往的「洛可可」 發生交集,努力保留與再現音樂中「洛可可」的風華更是重要課題。 |
Relation: | 藝術學刊,第一卷第四期,p.1-30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Arts] Journal of Arts
|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All items in uTaipei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