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922/17135 (11%)
造訪人次 : 4434650      線上人數 : 85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4424


    題名: 儒家「道德主體性」原則、性善觀與自律習性的形塑
    作者: 齊力
    貢獻者: 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
    關鍵詞: 儒家;道德主體性;人性;性善;本我;自律
    日期: 2015-01
    上傳時間: 2015-08-25 10:59:29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摘要: 傳統中國文化中已經有某種人本主義與主體性思想,特別是儒家的「道德主
    體性」原則可說是儒家式人本主義的核心精神。但儒家「道德主體性」的思想可
    能源於過度樂觀看待人性,基於「人性本善」或「人性向善」的信念,主體性與
    道德性可以一體挺立。但佛洛伊德的人性觀強調「本我」,這是欲望之我,在人
    性中有強大作用,而道德的我並不必然居於主體的地位。道德是社會生活的產
    物,人性並不當然道德,也不必然朝向道德。人的潛在善性只是複雜人性中有限
    的一部分。「道德主體性」原則的社會實踐反而可能掩護問題主體的膨脹,並帶
    來行為放肆的結果。
    本文從哲學家的陳述中汲取其屬經驗層面的觀察結果,通過社會行為科學的分
    析、論證,做出大膽假設:儒家的「道德主體性」原則在鼓勵主觀自律的同時,
    卻缺少對人性幽黯面的深入探討,更少因應策略。而其「道德主體性」原則在實
    踐上似抑制了可能匡扶道德主體開展、幫助形塑自律習性的制度框架,如法治與
    理性宗教,間接鼓勵了問題主體的膨脹與主體行為的放肆。由此,恐衍生諸多負
    面的社會意涵。
    關聯: 通識學報,第1期,P.45-68
    顯示於類別:[出版品] 通識學報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3.pdf551KbAdobe PDF872檢視/開啟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