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313/17059 (19%)
造訪人次 : 615629      線上人數 : 63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9038


    題名: 當前媒體識讀教育的實踐:兼論教學方法的探索
    作者: 蔣安國;Chiang, An-kuo
    貢獻者: 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
    關鍵詞: 媒體識讀教育;資訊爆炸;假新聞;真相衰變;教學動態模式;Media literacy education;Information explosion;Fake news;Truth decay;Communication teaching dynamic model
    日期: 2019-12
    上傳時間: 2024-03-21 13:02:56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摘要: 當前我們社會的傳播媒體教育,被視為公民教育的重要一環,媒體為促進 民主、自由、人權保障的重要依據,增進公民媒體素養,攸關臺灣未來發展, 至深且鉅。然而,隨著資訊爆炸、文化變成產業,創意就是商品,資訊看似豐 裕,實則欠缺深度與質感、扭曲變形,「假新聞」甚囂塵上,形成「真相衰變」, 也造成「無冕王」的角色受到挑戰。 本研究方法採取調查法,以大學生為對象,從實際體驗學習中,檢視其如 何成為看門道的內行者,在社群資訊海量狂潮,如何借助媒體教育培育其洞察 力、獨立思考。 媒體教育設計與教學方法上,本研究將提出媒體識讀教育如何教?例如, 檢驗自我的媒體素養、從自省能力到批判能力。在教學方法方面,本研究將以 臺北市立大學所講授「媒體識讀」與「大眾傳播與生活」的課程為個案,建構 傳播教育新基模,鼓勵師生互動,走出課堂,體驗生活即教育場域,創新靈活 的教學方法;運用社群媒體等新科技做為學習工具,與時俱進,使學生充分運 用網路學習平台,並探求學生對媒體識讀教育的教學效果認知,以學生為中 心,描繪出媒體識讀課程的學習路徑與地圖,開創一個動態模式,建構新聞傳 播教育的翻轉革新。
    關聯: 通識學報,6期,頁161-186
    顯示於類別:[出版品] 通識學報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66檢視/開啟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