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600/17059 (21%)
造訪人次 : 430587      線上人數 : 57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9056


    題名: 跨域目的與敘事視野:論文史轉譯的內容策略及教學啟示--從《パリピ孔明》談起
    作者: 周文鵬
    貢獻者: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關鍵詞: 通識;故事;敘事;轉譯;教學策略
    日期: 2022-12
    上傳時間: 2024-03-21 13:03:29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摘要: 若「跨域」代表繫起不同體系的可能關聯,那麼體系間之所以彼此相隔的 理由,自然也對應著受眾群體的接受歷程,凸顯出尋求銜接時的策略走向。時 至今日,數位科技不僅大幅降低資訊輸出門檻,更因為帶動了不可逆的「碎片 化」趨勢,令知識疆域成為一種相對項目化、選擇化的取捨結果,不再單純只 隨精深程度劃出分界。當搜尋引擎能把海量的專業、學問帶到你我眼前,當所 有人都能藉網際網路浸淫自己屬意的領域,真正足以影響接受者行為,使其願 意轉換認知視野、願意被導向整合效應的關鍵,其實仍是敘事端「為何追求跨 域」的目的意識,以及過程中「是否顧及受眾體驗」、「能否打造有效誘因」…… 等本質問題。 一如知識普及工作總在探找閱聽動機,希望縮短受眾心理距離,召喚更多 人主動親近多元內容;如果通識教育同樣旨在促使學員博而能雅,甚或協助構 築素養基礎,令修習者懂得如何廣辨理路,在不囿一見的狀態下不再依於泛 泛、人云亦云,或許,嘗試剖析當代流行文化、故事產業中引人「趨之若鶩」、 「觸類旁通」的轉譯型創作,也能透過瞭解熱門作品的影響力原委,廓清接受 端存在哪些可被滿足的期待點位,從而借鑑需求化、觸媒化、自主(學習)化 的表述對策,獲得不只傳、授維度的教學啟示。
    關聯: 通識學報,9期,頁51-72
    顯示於類別:[出版品] 通識學報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76檢視/開啟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