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38/17057 (28%)
造訪人次 : 327635      線上人數 : 16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2720


    題名: 教練訓練中與臨場心理因素之研究
    作者: 何茂松
    黃泰瑞
    貢獻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
    關鍵詞: 運動教練
    訓練與執行教練
    心理因素
    日期: 2009-06
    上傳時間: 2010-06-07 19:33:43 (UTC+8)
    出版者: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
    摘要: 許多教練花很多時間於運動技能上琢磨,卻忽略心理訓練的重要性,少部分教練把大部分
    時間放在心理訓練上,亦是件不實際的事。固然身體練習具有提高運動的效益,但一位成功的
    運動員應從多層面訓練上下功夫,不僅專注於身體訓練,亦從心理訓練上加強。
    本研究以「楷模學習與心智訓練」、「教練專業化」、「學習態度與專注力」、「教練社
    會化與人際關係」及「情緒與壓力控制」、「掌握資訊模擬情境」、「實務與理論結合」為教
    練心理轉換的七個向度(黃偉揚,2007),編製「運動教練訓練與執行心理歷程轉換之研究調
    查問卷」,針對國內運動教練進行抽樣施測,發現「教練專業化」信度係數Cronbach α為.94,具
    有13.23%解釋變異量、特徵值為3.45,為七個向度中最具有解釋性,說明教練肯定個人的工作行
    為,朝向「專業化取向」。國內的教練在「楷模學習與心智訓練」向度,填答以「同意」選項
    最為一致性(M=3.45)。教練比賽時「情緒與壓力控制」的向度,具有13.09%解釋變異量,受
    試者具有一致性的填答,說明教練本身積極或消極的心理,皆對於自我期望越高,表現出越高
    的焦慮(一致性係數為.86)。
    綜合本研究結果,現今教練應當以「教練專業化與心智訓練」為取向,唯有專業化為訓練
    的後盾,教練心理才能穩健;唯有掌握心智的發展,才能增強場上的抗壓性。
    關聯: 國教新知
    第56卷第2期
    P.2-13
    顯示於類別:[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284檢視/開啟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