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313/17059 (19%)
造訪人次 : 544260      線上人數 : 82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University of Taipei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系 > 期刊論文 >  Item 987654321/3199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3199


    題名: 學校課程改革實務之批判分析─以兩所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學校為例
    作者: 簡良平
    貢獻者: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日期: 2002-12
    上傳時間: 2010-07-15 09:40:54 (UTC+8)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藉由分析學校課程改革經驗,發現課程改革的關鍵因素及其對學校教育的意義,以做為學校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的參考。研究對象以試辦九年一貫課程的一所國民中學、一所國民小學為對象,採取質的研究方法,深入觀察兩所學校課程革新的經驗,包括學校領導者的做法、組織的運作方式、教師的參與度與課程決定的活動等等,及發現這些因素交互作用及學校成員團體互動的結果如何。本研究從幾個層面批判分析學校課程革新經驗:學校課程改革的目標與過程、教師參與課程改革的程度、課程革新與課程決定的內容、教師專業自主性的發展。學校建構課程改革目標與過程影響教師參與課程革新的使命感;影響學校課程改革的因素,以學校形成課程決定運作機制及改變學校文化生態最具為關鍵;就課程決定的內容言,國中與國小因學校脈絡因素與各項條件差異大,所面臨的問題不同;學校行政人員領導的方針與策略,是否以「賦權」教師,諸如建立教師團隊、提昇教師參與程度、及發展教師專業自主性為核心,是課程改革得以持續發展以及制度化的關鍵因素。本研究以為,學校課程改革應避免以辦理專案或簡化為教材更新的方式處理改革事務,建議以發展教師專業智能、改變學校文化生態、健全課程決定的組織結構,且長期努力,才能產生實質的課程革新。
    關聯: 中等教育雙月刊
    53卷6期
    p.116-137
    顯示於類別:[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