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5583
|
題名: | 透過「置身所在」,進行「夢」的現象詮釋 |
作者: | 熊曣 |
貢獻者: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
關鍵詞: | 置身所在 夢工作 夢的詮釋 |
日期: | 2010-03 |
上傳時間: | 2011-12-09 09:30:41 (UTC+8) |
出版者: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 |
摘要: | Freud 認為,夢是「通往潛意識的捷徑」;而完形治療法的創始者 Perls 則將 夢視為「通往自我整合的途徑」。透過夢工作,不僅可以產生自我療癒,還可以 開發潛能。本文以「置身所在」的立場,從一個 dreamer 的角色轉化為 dream worker,不僅敘說作者的三個夢,也從主觀的,直觀的與客觀的論點嘗試解讀夢 與詮釋夢。作者並歸納四項結論為:(一)透過夢,可以和潛意識接觸,也可以 和靈性對話。(二)從夢中得到的啟發,應表現在生活中與行動中。(三)利用 夢,可以開發潛能、發明及創造。(四)透過意識與潛意識的整合,致力於中心 點(統合我)的達成。 |
關聯: | 國教新知 57卷1期 頁64-72 |
顯示於類別: | [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心理與諮商學系] 期刊論文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瀏覽次數 |
57-1-6.pdf | 886Kb | Adobe PDF | 501 | 檢視/開啟 |
|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