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600/17059 (21%)
造訪人次 : 428363      線上人數 : 63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6477


    題名: 原住民族群教育在國教體系下的迷失
    作者: 陳昱升
    貢獻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關鍵詞: 原住民族教育
    國民教育
    部落傳統文化
    原住民族教育法
    日期: 2012-03
    上傳時間: 2012-07-19 14:55:58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
    摘要: 有關臺灣原住民族群之教育,在日治時期以後,才進入較有系統的整合階段,此舉與當時日本殖民政府希望能夠全面性的掌控當時原住民族所有居住區域及部落有關;之後的國民政府,對原住民所實施的國民教育,亦屬此類,然而這種系統化的教育制度與內容,在百年來的實施過程中,表現出一種以蠻橫的「國家意志」強施於「臺灣原住民族群」之景況,無形中摧毀了部落原有的教育文化傳承機制與重要內涵,其再以所謂「現代化」的學校,來取代部落的「男子集會所」形式,以「新式」或主流族群的知識作為教育內涵的主體,抹煞了千年來族群代代相傳的智慧與經驗。這種教育讓原住民族快速陷入被深度殖民的困境,同時喪失其語言文化,在所有人都不在意的情況之下,扭曲了原住民族群本應該遵循的歷史記憶,甚至錯亂其族群之自我認同。 在今日社會中,近幾十年來,透過多次原住民運動及許多原民界知識份子、專家學者們孜孜矻矻的努力下,於1998年《原住民族教育法》、2005年《原住民族基本法》與《憲法增修條文》等確保原住民主權的法案相繼通過,使得國家對於原住民族未來的發展策略已大體定調,循此而進,原住民族在教育上許多的作為,應該要脫離過去的軌轍,以民族歷史文化、民族意願作為基礎,建立適合於自身需求、符合族群未來發展的教育制度與內涵。
    時至今日,當筆者重新回到甪野,從部落的眼光與角度出發後,卻發現到,有關原住民族的整體教育,並非如政府所想像的一般美好,族群認同與族群知識還是在承襲已久的漢民族文化強權之下,流失甚速,何以如此?尌如同現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孫大川在行政院院會中的報告所言:「……可以支撐著今日臺灣原住民的四個支柱,尌是部落、政治、經濟與文化教育四者。但是我們﹝原住民﹞現在只能守住部落,而漢人社會中所注重的政治、經濟,我們是被遠遠的甩在後頭的,而有關原住民的教育與文化,則更遑論之。…」孫主委此言,令人不禁仔細思考,何以相關的原住民法案設置之後,尚未能有效改善臺灣原住民族群的教育問題,審慎思考之後,發現到這些法案,所注重的還是以漢人思維為主的政治、經濟議題為核心,對於原住民文化教育的保護,仍為附屬,詴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在2010年的98課綱中,有關國語文的教學,教育部研選了四十篇必讀、必考的文言文之文章,而原先課綱裡的原住民文學作品則淪為選讀,甚至被刪除了,若根據《原住民族教育法》第二十條所規定:各級各類學校相關課程及教材,應採合的狀況,多元文化觀點,並納入原住民各族歷史文化及價值觀,以增進族群間之瞭解及尊重。如此法條卻與現實層面不相符合,足以發人省思。 據此案例,表面上的質疑是,既然國家將原住民納為同一個國家體系,是否尌應該對其能有完全且完整的認同,已然知其弱勢卻不能加以保護,又何以讓此原住民文學逐漸迷失在既有的國教體系呢?但深入了解之後,又發現到其實並非全然為教育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基於民間的反應,主要的問題在於學校教師大多難以掌握此類篇章的精要,無法準確的藉甫文章帶出深刻動人的原民文化,致使學生於課堂中的反應不佳,加諸其篇幅可能過於冗長,造成部分書商反對,因而導致此類文章逐漸消失在主流的教育文化之中。回過頭來思考,當原住民孩子為了升學,而死記活背這些四書五經與中華文史的同時,卻逐漸忘記了自己應該傳承部落文化、歷史的重要使命,待到其有意識的想要挽回時,才發現到耆老凋零,反而必須透過外來學者早期的研究,才能重新認識自己,豈不可悲? 到底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該如何透過教育來推廣與保?本文詴以百年來國家的教育結構體系與今日部落的期許兩個主要面向出發,討論其結合之可能性。
    關聯: 國教新知
    59卷1期
    頁34-43
    顯示於類別:[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59-1-4.pdf1137KbAdobe PDF396檢視/開啟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