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600/17059 (21%)
造訪人次 : 429970      線上人數 : 66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4341


    題名: 增進夥伴關係的e 化教學檔案平台建置與實施之研究
    作者: 魏惠貞;李來春;鄭有進
    貢獻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15-07-21 11:37:27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摘要: 為配合「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本研究旨在利用數位技術與網際網路的傳播,提供夥伴老師運用e 化教學檔案平台,進行線上會議、線上展示教學檔案、線上討論,尤其線上評量與紀錄自己符合應有教學能力指標的證據,提升應有教學能力的水準,目前實習老師的現況是,大部分的實習老師都不斷地作各種教學計畫,很少時間做經常性的自我省思,整年忙於教學或例行事務,無法透過e化教學檔案平台,與同儕之間作線上討論與觀摩學習。研究者為克服此困難,提出e 化教學檔案平台建置與實施的三年期計畫以解決上述實際問題,例如:透過線上焦點團體座談同步會議(e-conferencing),可節省老師往返遍佈全國實習學校的時間,特別是線上討論區(online discussion groups)提供實習老師經驗分享、意見交流與相互支持,它不但能夠促進實習老師的專業發展、自我省思與終生學習(Keating, 2003, p.172),而且大學指導老師與幼稚園輔導老師都可以隨時進入平台,檢視實習老師的教學檔案並給予建議,增進鐵三角夥伴關係、達到無距離的數位教學輔導的功效。 本計畫的研究目的有三項: (一) 配合政府宣導的e化教學政策,強化數位教與學的觀念,讓實習老師、輔導老師與指導老師三者,透過本研究所建置的「e化教學檔案平台」,達到及時討論溝通、教學檔案線上展示、線上評量與線上同步會議等功效。 (二) 透過「e化教學檔案平台建置與實施」,增進實習老師、輔導老師與指導老師的夥伴關係之滿意度,夥伴關係的可預期性、一致性與信賴感,會驅使實習老師潛能的發揮、與教學能力的增進。 (三) 運用本研究所建置的「e化教學檔案平台」,實施教學觀摩現場線上同步評量與回饋,線上非同步自我評量應有教學能力指標的達成,以及輔導老師與指導老師形成性評量的落實。 (四) 本計畫是一種跨領域跨校系的合作,運用科技達到實習老師、輔導老師與指導老師三者間的線上同步會議,允許參與者端即時與主講者端互動,讓三者間很密切的開會溝通討論,夥伴間容易凝聚共識,促進合作目標的達成,這對教育界而言是一種創新的作法。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採立意取樣,第一年樣本為上下學期各觀察12位實習老師與其輔導老師的夥伴關係;第二年使用性測試用樣本為十五位夥伴老師;第三年樣本包姑實驗一的十二位夥伴老師與實驗二的十五位夥伴老師。研究方法為參與者的觀察、焦點團體法、放聲思考法、個案研究法與實驗研究法。研究資料採口語分析法與t檢定法,進行質的分析與量的分析。研究程序為確定平台需求、建置平台雛型與正式實驗。本研究建議應用此平台建立e化實習指導模式,後續研究建議發展實習老師應有教學能力標準。本研究預期效益很多,包括完成一套e化平台實施準則。
    關聯: 研究期間:民9508~9607,計畫編號:NSC95-2520-S133-001-MY3
    顯示於類別:[幼兒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