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
2012年至2016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 |
黃紀; 蒙志成; 莊文忠; 吳重禮; 傅恆德; 黃信達; 廖達琪; 劉正山; 黃秀端; 俞振華 |
|
2015 |
2012年至2016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 |
黃紀; 俞振華; 吳重禮; 陳光輝; 蔡佳泓; 廖達琪; 陳陸輝; 蒙志成; 莊文忠; 徐火炎 |
|
2011 |
2012總統大選 |
黃德福 |
|
2018 |
2016年至 2020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 |
黃紀; 蔡佳泓; 盛杏湲; 黃秀端; 杜素豪; 陳光輝; 詹大千; 劉正山; 吳重禮; 蔡宗漢; 傅恆德; 徐火炎; 莊文忠; 周應龍; 廖達琪; 蒙志成; 陳陸輝; 黃信達 |
|
2019 |
2016年至 2020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 |
黃紀; 周應龍; 黃秀端; 吳重禮; 杜素豪; 陳陸輝; 莊文忠; 廖達琪; 蔡宗漢; 蒙志成; 劉正山; 蔡佳泓; 黃信達; 陳光輝; 盛杏湲; 徐火炎; 詹大千 |
|
2021 |
2020年至2024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規劃計畫 |
陳陸輝; 劉正山; 黃紀; 俞振華; 王靖興; 蔡奇霖; 陳光輝; 蔡宗漢; 黃信達; 吳重禮; 蔡佳泓; 莊文忠; 周應龍; 詹大千; 蒙志成 |
|
2020 |
2020年至2024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規劃計畫 |
陳陸輝; 劉正山; 黃紀; 俞振華; 王靖興; 蔡奇霖; 陳光輝; 蔡宗漢; 黃信達; 吳重禮; 蔡佳泓; 莊文忠; 周應龍; 詹大千; 蒙志成 |
|
2008 |
96 年度獎勵大學校院設立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計畫-建立學生學習輔導與教學助理培訓制度 |
徐淑敏 |
|
2008 |
97 學年度「新興議題與專業 教育改革中鋼計畫-法學教育教學研究創新子計畫」 |
徐淑敏 |
|
2010 |
「99年度外交議題」民意調查 |
黃德福 |
|
2014-07 |
The Institutional Collective Action Framework: An Application to Regional Governance in Taiwan |
陳思先 |
 |
2018 |
中國印象調查研究,2016-2019 |
吳重禮; 崔曉倩 |
|
2021 |
中國印象調查研究:美國因素的影響評,2019-2022 |
吳重禮 |
|
2020 |
中國印象調查研究:美國因素的影響評,2019-2022 |
吳重禮 |
|
2019 |
中國印象調查研究:美國因素的影響評,2019-2022 |
吳重禮 |
|
2014-08 |
中國大陸對民主進步黨大陸政策觀點的分析 |
徐淑敏 |
 |
2002 |
中國大陸經濟改革政策下 的制約與因應:國家自主性 的分析 |
徐淑敏 |
 |
2010 |
中高階公務人員訓練成效之評估研究 |
孫本初; 黃煥榮; 蔡志恒 |
 |
2021 |
人工智慧的創新與規範:科學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交互作用跨領域專案計畫 |
李建良; 蔡政宏; 邱文聰; 吳重禮; 王大為; 林文源; 吳舜文; 劉靜怡 |
|
2020 |
人工智慧的創新與規範:科學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交互作用跨領域專案計畫 |
李建良; 蔡政宏; 邱文聰; 吳重禮; 王大為; 林文源; 劉靜怡 |
|
2019 |
人工智慧的創新與規範:科學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交互作用跨領域專案計畫 |
李建良; 蔡政宏; 邱文聰; 吳重禮; 王大為; 林文源; 劉靜怡 |
|
2003 |
兩岸「國家權力」在經貿關 係中的變遷與發展:敏感性 與脆弱性分析 |
徐淑敏 |
 |
2011 |
兩岸關係與國家發展 |
黃德福 |
|
2011 |
兩岸關係與青年願景 |
黃德福 |
|
2010 |
公、私與非營利部門的員工工作滿足感與工作績效期待的同時發生與前導因素的定群追蹤研究 |
謝俊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