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aipei:Item 987654321/392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446/17084 (14%)
Visitors : 3300042      Online Users : 100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3920


    Title: 臺灣學校建築的發展和方向
    Authors: 湯志民
    Keywords: 臺灣
    學校建築
    Date: 1997-12
    Issue Date: 2011-03-24 09:13:43 (UTC+8)
    Publisher: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Abstract: 臺灣學校建築的發展,可以日據時代為分水嶺,分為三大時期:一為清前時期 (1895年以前) ;二為日據時代(1895~1945年) ;三為光復以後 (1945年以後) 。
    清前時期的文教背景,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係鄭成功到臺灣 (1661年) 以前,沒有成立任何文教機構;第二階段為明鄭時期 (1661~1683年) ,臺南孔廟落成,是臺灣文教的開始;第三階段為滿清時期 (1684~1895年) ,以書院的設置為重點,書院空間的配置,大體分為精神、教學、居住、行政、藏書、服務和交通等七類。
    日據時代,標準化的學校建築,四合院式的校舍,莊嚴肅穆,尊重紀律與
    命令。此期,教會所興建的學校,造形上融合臺灣民居,充分反映外來建築樣
    式與臺灣本地建築之間如何並存設計的問題。
    臺灣光復以後學校建築的重要發展,包括六○年代國中校舍的設計,以波浪式屋頂和標準圖為特色,「波浪式屋頂」象徵三民主義和倫理、民主、科學,以及九年國民教育。七○年代的學校建築,雖然校地在擴充中,校舍也積極的修建,但各項設施設備的仍甚缺之。八○年代的學校建築,新設學校皆有整體性的規畫,尤其是無圍牆學校和開放空間學校的設計,使臺灣學校建築的發展邁向新的里程碑。
    未來臺灣學校建築規畫的努力方向為:(1) 形塑臺灣學校建築的風格;(2) 重視本土教育的學校環境;(3) 規畫開放空間的教育環境;(4) 建立兩性平權的 校園空間;(5) 加強無障礙校園環境設施;(6) 推展學校建築與社區融合。
    Relation: 初等教育學刊
    6期
    頁143-196
    Appears in Collections:[School of Education (publications)] Journal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uTaipei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