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2052/17084 (12%)
造訪人次 : 3838741      線上人數 : 87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4037


    題名: 國小新生班級常規學習中的潛在課程及其省思--由Philip W. Jackson的觀點談起
    作者: 張芬芬
    貢獻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關鍵詞: 國小新生
    班級常規學習
    潛在課程
    日期: 1997-12
    上傳時間: 2011-03-24 10:27:56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摘要: 學校是「學習的樂園」嗎?過去我們常理所當然地這樣宣稱著,但果真如此嗎?Jackson告訴我們:學生在教室要學會潛藏在群眾、評價、與權力中的 潛在課程,這些學習並不容易,會帶給孩子一些痛苦的經驗,本文認為這對初入小學、亟待學習班級常規的新生來說,尤其難受;學校老師可以從Jackson的論述中得到啟發,而能對六歲孩子的感受更具同理心。因此本文整理了Jackson在教室生活中所發現的潛在課程。
    本文另外再對Jackson觀點中的幾項相關問題予以省思。主要認為:以目前教育的主流形態----學校而言,群眾、評價、與權力是教室生活中無法避免的,而且它們也仍有其正面功能。此外,我們不要把班級常規的學習,僅停留在秩序的維持上,還可以將之提升至道德的培養,本文引述了Durkheim與Kohlberg不同的觀點。Durkheim認為學校裡集體的獎懲,可喚起孩子的連帶 責任感,如此即提升了道德的水準;Kohlberg則認為應結合知性教育與潛在 課程,來提升學生的道德水準,本文發現他所提的具體方式至少有三,一是提升教師的道德發展層級,二是形成班級中正義的氣氛,三是以價值澄清法促進學生班級常規的養成。Jackson、Durkheim與Kohlberg的觀點,對新生適應、班級經營與道德教育的思考均深具意義。
    關聯: 初等教育學刊
    6期
    頁111-126
    顯示於類別:[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