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9605
|
題名: | 國小教師面對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新課程因應策略 |
作者: | 王美芬 |
貢獻者: |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數理學系 |
日期: | 2000-05-10 |
上傳時間: | 2013-10-02 16:49:20 (UTC+8) |
摘要: | 教育改革團體多年來的呼聲,終於促使教育部化為具體行動,也就是「九年一貫新課程總綱綱要」的產生。它頒佈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時間。這期間,全國有上百所國中小正在進行新課程的研究發展,這些學校的教師對於新課程已有一些概念,由○至一的一大步,教師漸漸由茫然進入佳境;但絕大部分的學校、教師都還未啟動這個課程改革的列車,仍然不知道九年一貫新課程的內涵及做法。 這個新的課程綱要不再用「課程標準」之名。它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課程目標和課程原則的制訂,另一部分為課程教材綱要的制訂;課程教材綱要又有國小、國中部分。目標原則和教材綱要二者由兩組不同的研議小組分工合作。由總綱中可見,它打破「改革只能減少別人科目的重要性,不能減少我的科目重要性」的偏頗成見。新的課程總綱有更寬廣的教育目標、有更統整的能力培養、不具成見的領域和學科教學份量的分配。 這次的課程改革強調「一貫」、「統整」和「彈性」。一貫的意思是國小、國中合併成一系,課程由一年級到九年級一起設計課程教材綱要;統整是打破過去學科分明的界線,採模糊策略;彈性是教師自主的、學校地區特性的教學,佔 20%的教學時數。由此觀之,課程教材內容是主導整個課程改革的主角。不但多家出版業者要重新編寫教科書,教師也要有能力自選、自編合乎自己學生使用的教材。本文旨在簡介國小教師面對這個新課程綱要,在理念上應有的具體做法。 |
關聯: | 現代教育論壇─自然與科技的整合,國立教育資料館、台北市立師範學院,2000-05-10 |
顯示於類別: | [教育學院] 現代教育論壇
|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