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600/17059 (21%)
造訪人次 : 429090      線上人數 : 67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9680


    題名: 自然科教師專業成長與遠距輔導的可行性
    作者: 王美芬
    貢獻者: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系
    日期: 1998-05-08
    上傳時間: 2013-10-02 16:52:43 (UTC+8)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國小自然科教師專業的內涵、專業成長的必要性、輔導實務及遠距輔導的可行性。 一位具有專業的自然科教師,應包含下列四項: (一) 學科知識方面:自然科的學科知識可謂包羅萬象,包括生物、物理、化學、地球科學、環境保育等以及實驗器材的裝置、操作。 (二) 教學技巧方面:教師對於不同素材內容的自然單元,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模式。對於自然科評量方法、發問技巧也不可少。 (三) 教學環境的認知方面:如教師需知道自然科教學資源從何而得、如何應用學校設備來支援教學、社區特性、學校傳統、教育法令,行政系統下所進行的課外活動等,甚至於家長等均有所了解。 (四) 情意方面:自我反思、良好的科學態度、愛護自然的情操等均為自然科教師的專業。 由於受到工業社會中社會的流動、人事體制的建立、教育功能的擴增,以及文化價值多元化的影響,教師角色隨之改變。加上師資培育機構的功能不足,師資培育機構很難「全程培育」出優秀的專業教師,也是促使教師必須成長的因素。對於自然科在職教師而言,輔導成長步驟有4F階段,即:1. Finding needs (需求發現) ;2. Feedback (回饋) ;3. Facilitation (協助);4. Full-growth (成長)。目前進行輔導實務的機構或組織包括: (一) 師資培育機構, (二) 實習學校教師輔導小組,(三) 教育局輔導團,(四) 教師研習中心,(五) 教育資料館提供教學媒體。近年來多媒體網路傳遞技術的發展,輔導者能將輔導內容轉換成超媒體教材,儲存在全球資訊網路的伺服器上,開放給教師瀏覽,教師間亦能共同討論教材教法。全球資訊網、電子郵件,網路上的公佈欄等可為遠距輔導的工具。遠距輔導克服臨床輔導的缺點。
    關聯: 現代教育論壇─自然科教學遠距輔導,國立教育資料館、台北市立師範學院,1998-05-08
    顯示於類別:[教育學院] 現代教育論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