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7-03 |
跆拳道規則修訂對選手比賽的影響 |
毛彥明; 陳詩欣; 徐台閣 |
|
[水上運動學系] 期刊論文 |
1997-09 |
女子足球選手下肢等速肌力與足背踢球球速相關之研究 |
王世椿; 曾媚美; 徐台閣; 徐廣明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15-09 |
我國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舉重實力分析 |
王信淵;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會議論文 |
2003 |
馬拉松賽對粒線體膜電位及細胞自發性死亡之研究 |
江武達; 李佳融; 徐廣明;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5-05 |
急性運動後白血球亞型細胞內氧化還原態之變化情形 |
何彩容; 黃國欽;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13-04 |
急速減重對跆拳道選手專項能力與體組成之影響 |
吳奇霖; 陳君鳳; 吳珊慧;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13-04 |
全國跆拳道品勢錦標賽大專男子組裁判評分一致性與相關性之研究 |
吳明翰; 林勁帆; 徐台閣; 李佳融 |
|
[運動健康科學系] 期刊論文 |
2000-03 |
殼胱甘肽對運動的影響 |
呂鋒洲; 徐台閣; 徐廣明; 鄭鴻文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1999-03 |
從事劇烈運動需要補充硫醇性的抗氧化劑:穀胱甘冴 |
呂鋒洲;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2 |
肌酸補充錠與肌肉運動表現 |
李光武; 徐台閣; 徐廣明; 陳惠珠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2 |
口服肌酸補充錠生理效應與健康效果 |
李光武; 徐廣明; 陳惠珠; 蘇文和;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4-08 |
跆拳道優秀選手遺傳皮紋特徵之研究 |
李佳融; 姜小紋; 姜金燕; 林勁帆;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4-08 |
間歇訓練對跆拳道選手踢擊表現、功率與乳酸的影響 |
李佳融; 簡明珠; 劉志宏; 徐台閣; 陳君鳳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0-09 |
不同強度運動對抗氧化酵素及丙二醛的影響 |
林學宜; 林培元; 徐廣明;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4-09 |
不同強度之耐力運動對血液中維生素C、E濃度的影響 |
林學宜; 林俊宏;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會議論文 |
2003 |
連續性橄欖球賽誘發氧化壓力對白血球粒線體膜電位去極化與復原情形之影響 |
邱亦涵; 黃國欽; 何采容; 陳君鳳; 蘇福仁; 徐台閣 |
|
[研究發展處] 北體學報(1-18期) |
2003-12-30 |
42 公里馬拉松賽跑對初級細胞性免疫的抑制與恢復狀況之探討 |
邱亦涵; 黃國欽; 徐廣明;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3 |
運動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
邱芳貞; 徐廣明;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會議論文 |
2002 |
高強度運動對白血球粒線體膜電位及細胞計畫性凋亡的影響 |
邱芳貞; 劉志宏; 徐廣明;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7-06 |
運動對淋巴球增生功能的影響 |
宣正;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14 |
談大學整併問題之行政決定探討-以臺北市立大學為例 |
徐台閣; 李光武; 陳培基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15-09 |
足球死亡之賽-獲勝後面對死亡 |
徐台閣; 李光武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13-05 |
如何決定調查研究適當的問卷樣本數 |
徐台閣; 李光武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0 |
穀胱甘肽對運動的影響 |
徐台閣; 徐廣明; 鄭鴻文; 呂鋒洲 |
|
[研究發展處] 北體學報(1-18期) |
2001-12-30 |
馬拉松賽對淋巴細胞自發性死亡以及脂質過氧化的影響 |
徐台閣; 徐廣明; 蘇文和; 張永政 |
|
[研究發展處] 北體學報(1-18期) |
1997-11-01 |
運動與肌肉肝醣合成 |
徐台閣; 徐廣明 |
|
[研究發展處] 北體學報(1-18期) |
1996-11-01 |
同化類固醇對肌力的影響 |
徐台閣; 徐廣明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5-12 |
再創奧運巔峰 |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5 |
超越顛峰 |
徐台閣 |
|
[研究發展處] 北體學報(1-18期) |
1993-08-01 |
信度的計算方法 |
徐台閣 |
|
[水上運動學系] 期刊論文 |
1999 |
停止訓練對游泳生理的影響 |
徐廣明; 林明鉐; 徐台閣 |
|
[水上運動學系] 期刊論文 |
2001 |
游泳選手的生理特徵 |
徐廣明; 徐台閣 |
|
[水上運動學系] 期刊論文 |
2000 |
游泳訓練對體能發展的影響 |
徐廣明; 徐台閣 |
|
[水上運動學系] 期刊論文 |
2000 |
游泳技術分析-出發 |
徐廣明; 徐台閣 |
|
[水上運動學系] 期刊論文 |
2000 |
游泳技術分析-轉身 |
徐廣明; 徐台閣 |
|
[研究發展處] 北體學報(1-18期) |
1997-11-01 |
游泳的生理基礎 |
徐廣明; 徐台閣 |
|
[水上運動學系] 期刊論文 |
2003 |
游泳運動常見的傷害 |
徐廣明; 許瓊云; 徐台閣 |
|
[水上運動學系] 期刊論文 |
2001 |
運動壓力與免疫系統 |
徐廣明; 陳惠珠; 蘇文和; 徐台閣 |
|
[研究發展處] 北體學報(1-18期) |
1997-11-01 |
捷泳生物力學分析 |
徐廣明; 陳進龍;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6-06 |
運動壓力對自然殺手細胞數量及皮質醇之影響 |
張玉佩; 曾玉珍; 徐廣明;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7-09 |
血管張力素轉化酶基因與優秀跆拳道選手之關係 |
張鵬遠; 毛彥名;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會議論文 |
2003 |
跆拳道選手一週訓練期間唾液IgA濃度之變化 |
陳君鳳; 沈子斐; 劉志宏; 邱亦涵;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4-08 |
增強式訓練對跆拳道選手下肢等速肌力及踢擊表現的影響 |
陳君鳳; 劉志宏; 林勁帆; 徐台閣; 李佳融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5-12 |
短期連續高強度運動訓練對B淋巴球數與功能之影響 |
曾玉珍; 許振富; 李建明;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會議論文 |
2003 |
馬拉松競賽對B淋巴球的影響與唾液免疫球蛋白A濃度的變化和恢復情形 |
曾玉珍; 陳君鳳; 邱亦涵; 徐廣明;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7-03 |
運動後多形核細胞內氧化壓力與去氧核醣核酸的變化情形 |
黃國欽; 邱亦涵; 何彩容; 陳詩欣; 徐台閣 |
|
[研究發展處] 北體學報(1-18期) |
2003-12-30 |
耐力性運動誘發的氧化壓力對人體免疫細胞DNA 之影響 |
黃國欽; 邱亦涵; 李永祥; 徐廣明;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3-12 |
運動誘發的氧化傷害對DNA損傷之探討 |
黃國欽; 邱亦涵;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3-12 |
運動誘發的氧化壓力對DNA傷害之探討 |
黃國欽; 邱亦涵;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會議論文 |
2003 |
馬拉松賽對淋巴球氧化性 DNA 損傷及回復狀態之探討 |
黃國欽; 邱亦涵; 徐廣明; 徐台閣; 高全寬; 陳君鳳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4-08 |
高強度跆拳道集訓對免疫球蛋白A及氧化傷害的影響 |
劉志宏; 林勁帆; 徐台閣; 陳君鳳; 李佳融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5-03 |
高強度集訓與專項體能訓練對跆拳道選手專項體能及免疫球蛋白A的影響 |
劉志宏; 林勁帆; 徐廣明; 徐台閣; 陳君鳳; 李佳融 |
|
[研究發展處] 北體學報(1-18期) |
2004-12-30 |
橄欖球比賽對白血球亞型細胞抗氧化能力之影響 |
劉武俊; 黃國欽; 邱亦涵;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4-06 |
跆拳道協會準備參加雅典奧運的培訓計畫 |
劉慶文; 蔡明志; 徐台閣 |
|
[研究發展處] 北體學報(1-18期) |
1993-08-01 |
台北體專男子曲棍球選手寒假停止訓練對體能影響之研究 |
蔡一鳴; 徐台閣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1 |
運動與上呼吸道感染 |
蔡正吉; 徐廣明; 徐台閣 |
|
[研究發展處] 北體學報(1-18期) |
1994-08-01 |
大專優秀中長跑選手跑步時身體各肢段運動學變數與能量消耗相關分析 |
蔡特龍; 蘇雄飛; 徐台閣; 王金成; 林清山 |
|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期刊論文 |
2008-05 |
馬拉松競賽對體內過氧化氫與穀胱甘肽的影響 |
黎守智; 徐台閣; 黎俊彥; 曾玉珍; 謝錦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