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aipei:搜寻结果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935/17148 (11%)
造访人次 : 325729      在线人数 : 20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类别浏览

    正在载入社群分类, 请稍候....

    作者浏览

    正在载入作者分类, 请稍候...

    年代浏览

    正在载入年代分类, 请稍候....

    结果 1801-1825 / 3100.

    上一页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每页显示[10|25|50]项目
    [ 只搜寻有全文项目| 搜寻所有项目]     排序字段 順序

    1801美國公立中小學教育與宗教分離之釋憲判例研究及其對台灣的啟示

    江芳盛; 鄭淑娥2004-09
    [研究發展處]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19-36卷1期)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教育類, 35卷2期, P.119-140
    江芳盛 鄭淑娥 美國公立中小教育與宗教分離之釋憲判例研究及其對台灣的啟示 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院 政教分離 美國教育 釋憲判例 校教育 在我國,對於校教育和宗教應有的關係和分際,一向隱晦不明。政府即使在憲法和教育基本法中訂有相關的文字來做為指導原則,但是觀諸教育行政機關和校的實際作為

    1802清初臺灣單篇山水遊記之探討─以陳夢林、藍鼎元為例

    黃美玲2011-05
    [研究發展處] 臺北立教育大學學報 (36卷2期-44卷1期)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 第42卷第1期, P.25-48
    黃美玲 清初臺灣單篇山水遊記之探討─以陳夢林、藍鼎元為例 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 陳夢林 藍鼎元 臺灣山水遊記 臺灣文 從清代臺灣遊記史的角度來看,陳夢林的〈九日遊北香湖記〉、〈望玉山記〉以 及藍鼎元的〈紀十八重溪示諸將弁〉、〈紀虎尾溪〉、〈紀水沙連〉、〈紀竹塹埔〉、〈紀 火山〉、〈紀荷

    1803漫談兒童的「藝術與人文」教育

    蘇振明2000-07
    [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視覺藝術學系] 期刊論文
    國教新知, 46卷4/5, 頁1-10
    台北市立教育大視覺藝術系 蘇振明 漫談兒童的「藝術與人文」教育 台北市立師範院實習輔導處國教月刊社 鋼琴 音樂記憶法 神經心理 2000-07 zh_TW 國教新知 46卷4/5 頁1-10

    1804談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

    林錦明2001-10
    [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國教新知, 48卷1期, 頁66-71
    林錦明 談國民小運動代表隊組訓 台北市立師範院實習輔導處國教月刊社 國民小 運動代表隊 組訓 體育 2001-10 zh_TW 國教新知 48卷1期 頁66-71

    1805國小科技教育課程運用模組化教學與設備之初探

    章順慧2002-03
    [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國教新知, 48卷3期, 頁39-44
    章順慧 國小科技教育課程運用模組化教與設備之初探 台北市立師範院實習輔導處國教月刊社 國小 科技教育 模組化教 2002-03 zh_TW 國教新知 48卷3期 頁39-44

    1806J. Habermas「溝通行動理論」對促進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啟示

    林俊瑩; 林淑華2002-06
    [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國教新知, 48卷4期, 頁30-39
    林俊瑩 林淑華 J. Habermas「溝通行動理論」對促進家長參與校教育的啟示 台北市立師範院實習輔導處國教月刊社 溝通行動理論 家長參與校教育 2002-06 zh_TW 國教新知 48卷4期 頁30-39

    1807社交能力訓練介紹

    李姿瑩2003-06
    [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國教新知, 49卷4期, 頁36-50
    李姿瑩 社交能力訓練介紹 台北市立師範院實習輔導處國教月刊社 社會能力 社交技巧 社會習理論 2003-06 zh_TW 國教新知 49卷4期 頁36-50

    1808主題式科學活動在九年一貫課程中之應用

    陳義勳2004-06
    [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應用物理暨化學學系暨碩士班] 期刊論文
    國教新知, 50卷4期, 頁31-39
    臺北市立教育大自然科系 陳義勳 主題式科活動在九年一貫課程中之應用 台北市立師範院實習輔導處國教月刊社 主題式科活動 九年一貫課程 2004-06 zh_TW 國教新知 50卷4期 頁31-39

    1809一個重新設計的學習方案--專題研究暨網頁設計

    董素芬2004-06
    [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國教新知, 50卷4期, 頁81-91
    董素芬 一個重新設計的習方案--專題研究暨網頁設計 台北市立師範院實習輔導處國教月刊社 習方案 專題研究 網頁設計 2004-06 zh_TW 國教新知 50卷4期 頁81-91

    1810我看臺灣教改的動力:來自一位教育現場工作者的聲音

    王慧勤2004-12
    [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國教新知, 51卷2期, 頁67-76
    王慧勤 我看臺灣教改的動力:來自一位教育現場工作者的聲音 台北市立師範院實習輔導處國教月刊社 教育本質 自由權 習主體 博雅教育 2004-12 zh_TW 國教新知 51卷2期 頁67-76

    1811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結構關係之驗證

    張奕華; 吳怡佳2011-06
    [出版品] 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期刊論文
    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 11期, 頁1-28
    張奕華 吳怡佳 國民小校長科技領導、知識管理與校效能結構關係之驗證 臺北市立教育大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科技領導 知識管理 校效能 本研究旨在調查國民小校長科技領導、知識管理與校效能的關係,在研究方法 上採用問卷調查法,並編製「國民小校長科技領導、知識管理與校效能調查問 卷

    1812物理學觀點看中國童玩﹣﹣干樂 ﹝陀螺﹞

    張仁邦1990-05
    [科學教育中心]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3期, 頁23-28
    張仁邦 物理觀點看中國童玩﹣﹣干樂 ﹝陀螺﹞ 臺北市立師範院科教育中心 干樂 中國 物理 陀螺 童玩 觀點 打干樂我國較早期各地常見的童玩之一,以物理的觀點來看它,它竟是 個頗有程度的問題。本文將以較為簡單的模式,利用一些基礎的物理原理 來說明干樂運動時的種種狀況。我們舉例描述其它與

    1813台北市自然科學教師在職進修意願調查報告

    王佩蓮; 郭政岩1991-03
    [科學教育中心]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6期, 頁13-25
    王佩蓮 郭政岩 台北市自然科教師在職進修意願調查報告 臺北市立師範院科教育中心 在職進修 自然科 教師 意願 臺北市 本調查的目的在探討臺北市自然科教師對於在職進修的意願, 希望藉此探討結果,提供以後辦理在職進修設計課程或教材時作為參 考,期盼能提高員之興趣,其正輔助教,達到研習之

    1814承辦北市國小自然科教師實驗教學能力研習班研習心得與建議報告

    編輯室1991-12
    [科學教育中心]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9期, 頁53-64
    編輯室 承辦北市國小自然科教師實驗教能力研習班研習心得與建議報告 臺北市立師範院科教育中心 北市 自然科 能力 國小 教師 教 實驗 1991-12 zh-TW 市師科教育季刊 9期 頁53-64

    1815「台北市國民小學自然科教師實驗教學能力研習會」前後測分析

    編輯室1992-03
    [科學教育中心]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10期, 頁38-72
    編輯室 「台北市國民小自然科教師實驗教能力研習會」前後測分析 臺北市立師範院科教育中心 自然科 能力 國小 教師 教 實驗 臺北市 1992-03 zh-TW 市師科教育季刊 10期 頁38-72

    1816「臺北市國民小學自然科教師實驗教學能力研習會」前後測分析(二)

    編輯室1992-05
    [科學教育中心]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11期, 頁39-47
    編輯室 「臺北市國民小自然科教師實驗教能力研習會」前後測分析(二) 臺北市立師範院科教育中心 自然科 能力 國小 教師 教 實驗 臺北市 1992-05 zh-TW 市師科教育季刊 11期 頁39-47

    1817承辦北市國小自然科教師實驗教學能力研習班研習心得與建議報告(二)

    編輯室1992-05
    [科學教育中心]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11期, 頁55-65
    編輯室 承辦北市國小自然科教師實驗教能力研習班研習心得與建議報告(二) 臺北市立師範院科教育中心 北市 自然科 能力 國小 教師 教 實驗 1992-05 zh-TW 市師科教育季刊 11期 頁55-65

    1818國小自然科學教師課外讀物使用情形調查

    薛如璉; 王佩蓮1992-06
    [科學教育中心]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12期, 頁3-17
    薛如璉 王佩蓮 國小自然科教師課外讀物使用情形調查 臺北市立師範院科教育中心 自然科 使用 國小 教師 課外讀物 1992-06 zh-TW 市師科教育季刊 12期 頁3-17

    1819「臺北市國民小學自然科教師實驗教學能力研習會」前後測分析

    編輯室1992-06
    [科學教育中心]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12期, 頁56-65
    編輯室 「臺北市國民小自然科教師實驗教能力研習會」前後測分析 臺北市立師範院科教育中心 自然科 能力 國小 教師 教 實驗 臺北市 1992-06 zh-TW 市師科教育季刊 12期 頁56-65

    1820幼兒教師對十以內的合成與分解的教學示例表徵與概念理解之研究示例表徵

    陳彥廷; 王瑞壎2011-12
    [科學教育中心]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63期, 頁99-130
    陳彥廷 王瑞壎 幼兒教師對十以內的合成與分解的教示例表徵與概念理解之研究示例表徵 臺北市立教育大教育中心 合成與分解 表徵 教示例 本研究旨在引導36位幼兒教師提出「十以內的合成與分解」概念之教示例,以探究幼兒教師所提出之教示例的特性及他們對此概念的理解。收集的資料包括問卷填答內容

    1821國民小學教師實施同儕教練之協同行動研究

    吳耀明2011-11
    [研究發展處] 臺北立教育大學學報 (36卷2期-44卷1期)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 第42卷第2期, p.123-156
    吳耀明 國民小教師實施同儕教練之協同行動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 同儕教練 社會領域 專業習社群 本研究依據同儕教練理論及相關文獻,配合生的習發展及社會習領域相 關單元之問題,編擬出同儕教練實施方法。同儕教師合作歷程主要包括三個階段: 研究起點的建構與萌芽→ 同儕教練視導模式的實施→ 實

    1822從故事來探討兒童內心的哲學世界

    何美瑤2004-12
    [出版品] 兒童發展與教育
    兒童發展與教育, 第二期, 頁37-58
    吳興國小輔導教師 何美瑤 從故事來探討兒童內心的哲世界 臺北市立師範院兒童發展研究中心 弗蘭克 兒童哲 故事建構 意義治療法 本研究透過有爭議性的概念以及這些概念的範例,引發兒童對自己的問題進行探究。兒童理性思考形成兒童哲,對重要的人生問題建構自己的答案。哲是一種包含邏輯和使用理性判斷

    1823國小三年級學生實施水資源環境教育之學習成效-以嘉義縣大林國小為例

    何穗青2012-03
    [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國教新知, 59卷1期, 頁76-90
    嘉義縣大林國民小教師 何穗青 國小三年級生實施水資源環境教育之習成效-以嘉義縣大林國小為例 臺北市立教育大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 環境教育 水資源 習成效 臺灣北澇南旱用水極度不均,相對地水資源已成為未來臺灣永續發展所需面對課題之一,水資源環境教育之良窳,攸關國人爾後對水資源運用成效

    1824國小社會學習領域課程中有關環境教育之初探

    陳念慈2002-12
    [出版品] 市師社教學報(第1-3期)
    市師社教學報, 第一期, 頁159-178
    陳念慈 國小社會習領域課程中有關環境教育之初探 臺北市立師範院社會科教育系/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九年一貫課程 社會習領域 環境教育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探討國小社會習領域課程中與環境教育之關係。本文從環境教育的意涵、九年一貫課程的基本理念、社會領域主題軸與環境教育相關之實證研究,說明國小社會

    1825學校本位課程的運作實務

    鄧天德2004-12
    [出版品] 市師社教學報(第1-3期)
    市師社教學報, 第三期, 頁17-38
    鄧天德 校本位課程的運作實務 臺北市立師範院社會科教育系/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校本位課程 鄉土化 主題統整 本文主要討論我國國小校本位課程的由來、校本位課程的本質及其重要性。並依據校本位課程的意含,提出校本位課程設計與發展的方法。作者強調校本位課程應鄉土化,並對目前各國小實施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