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2.
校長知識領導之個案研究
施佩芳
,
2010-08
[教育學院] 市北教育學刊(36期-) 市北教育學刊, 第36期, P51-73
施佩芳 校長知識領導之個案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校長知識領導 個案研究 詮釋現象學 隨著知識經濟社會的來臨,如何提升國家經濟競爭能力,以便和世界接軌,則教育的發展尤顯重要。然而要發展
1783.
校本教學輔導教師方案評鑑規準之研究
張素偵; 張德銳
,
2010-12
[教育學院] 市北教育學刊(36期-) 市北教育學刊, 第37期, P19-65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張素偵 張德銳 校本教學輔導教師方案評鑑規準之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教學輔導教師 方案評鑑 評鑑規準 本研究旨在建構評價學校推動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1784.
臺北市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效應之研究
周麗華
,
2010-12
[教育學院] 市北教育學刊(36期-) 市北教育學刊, 第37期, P103-125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系 周麗華 臺北市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效應之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評鑑效應 國民小學 本研究探討教育部辦理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方案之實施效應
1785.
K. V. Stoy為何是Herbart主義者?
朱啟華
,
2011-04
[教育學院] 市北教育學刊(36期-) 市北教育學刊, 第38期, P49-69
朱啟華 K. V. Stoy為何是Herbart主義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可塑性 教學理論 教育目的 本文主要在探討Stoy(1815-1885)的教育學說為何被歸在J. F. Herbart(1776-1841)的學派當中
1786.
我與教育哲學
歐陽教
,
2011-08
[教育學院] 市北教育學刊(36期-) 市北教育學刊, 第39期, P1-20
歐陽教 我與教育哲學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教育哲學 歐陽教 皮德思 倫敦路線 這是一篇歐陽教老師的退休紀念演講稿。重點在於他如何對哲學產生興趣,如何從事教育哲學的教學研究及臺灣教育哲學將來應發展的方向。他先從年輕時與哲學的淵源談
1788.
國民小學教師能源教育需求之研究
林清平
,
1997-06
[研究發展處]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19-36卷1期)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28期, 187-226
林清平 國民小學教師能源教育需求之研究 The Stud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Energy Education Need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國民小學 教師 能源教育需求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有:一,瞭解國民小學教師之能源教育需求;二,探討影響國民小學教師能
1794.
學校課程領導者的任務與角色探析
高新建
,
2002-12
[研究發展處]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19-36卷1期)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33期, 113-128
高新建 學校課程領導者的任務與角色探析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課程領導 教學領導 課程改革 本文旨在探析學校課程領導者的任務與角色。文中首先論述課程領導對落實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其後本文討論學校課程領導者的可能陣容,包括:校長為關鍵的推動者,及校長之外的改革第二促進者。接著作者說明學校課程領導者面
1795.
轉化學習之理論與應用
蔡秀媛
,
2002-12
[研究發展處]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19-36卷1期)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33期, 389-404
蔡秀媛 轉化學習之理論與應用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轉化學習 建構主義 意義結構 批判反省 「真正的學習已不再僅止於知識的充實與技術的進展,而在於能深入人之所以為人的核心意義。經由學習,我們得以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和我們的關係;透過學習,我們再次擴展我們的創造力,而這正是生命中最為可貴的部分」。轉化學習
1796.
析論蘇軾詩中的靈感
江惜美
,
2002-12
[研究發展處]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19-36卷1期)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33期, 447-456
江惜美 析論蘇軾詩中的靈感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蘇軾詩 靈感 物感 學習 人品修養 本文旨在探究蘇軾詩中靈感的由來,以及他對靈惑的看法。蘇軾認為他寫詩的靈感來自於物感和學習,見物與感與勤勉學習是靈惑的不二法門。一個詩人如果想把詩寫好,除了天份以外,最重要的是出入經、子、史書中,將前賢詩作,化作自己
1798.
乘法直式算則的學習探究
李源順
,
2002-12
[研究發展處]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19-36卷1期)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33期, 539-562
李源順 乘法直式算則的學習探究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乘法直式算則 位值概念 學習負荷 九年一頁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能力指標的訂定有些並沒有做過實徵性的研究,而且教學時數也相對減少。因此,有必要對課程的編排做適當的安排。其中,「嘗試理解乘、除直式算則」明列於第三階段,它是受到八二年課程標準編輯委員的
1799.
學校課程領導者的任務與角色探析
高新建
,
2002-12
[研究發展處]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19-36卷1期)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33期, 113~128
高新建 學校課程領導者的任務與角色探析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課程領導 教學領導 課程改革 本文旨在探析學校課程領導者的任務與角色。文中首先論述課程領導對落實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其後本文討論學校課程領導者的可能陣容,包括:校長為關鍵的推動者,及校長之外的改革第二促進者。接著作者說明學校課程領導者面
1800.
西藏天葬習俗對佛教捨身思想
耿振華
,
2003-09
[研究發展處]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19-36卷1期)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人文藝術類, 35期, 11-26
耿振華 西藏天葬習俗對佛教捨身思想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生死學 喪葬儀式 西藏 佛教 天葬是葬族傳統的殯葬習俗,它在固定宗教儀式下舉行,因此不同於其他民族的露屍野葬。藏族天葬習俗來自佛教捨身觀念影響下的密宗施身法儀軌,並遠源印度婆羅門教後期吠陀時代主張人生最後階段以林居達到證悟的解脫方式。大藏經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