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
班級氣氛與脈絡變項對學生數學情意和認知表現之影響-TIMSS2015資料分析與多層次方法比較 |
游錦雲 |
|
2020-09 |
環境心理學 |
McAndrew著, Frank T.; 危芷芬譯 |
|
2000-09 |
生涯規劃 |
林蔚芳; 許維素 |
|
2015-06 |
生涯適應力的開展與培育 |
林蔚芳 |
|
2018 |
生涯錨自我評量量表研究-以台灣藥師為例 |
張育瑄; 林蔚芳 |
|
1995 |
生長發展與兒童的成長焦慮 |
葉貞屏 |
|
2019 |
畫人測驗運用在學童負向情緒評估之研究 |
許喬婷; 陳畹蘭; 莫少依; 劉彥君 |
|
2020-10 |
當人本取向遊戲治療師遇上行為改變理論與技術跨領域學習經驗與反思 |
莊雅婷; 王慧婷 |
|
2019 |
當專輔遇上諮詢-國小專輔教師參與學校本位行為取向教師諮詢模式培訓方案之成效評估 |
莊雅婷; 楊乃錦; 范中豪 |
|
1992 |
眾裡尋他(她)千百度談初教人的感情世界 |
熊曣 |
|
1987 |
研習叢書 |
熊曣 |
|
2018-03 |
社會事件之後--專輔教師危機介入與班級輔導之經驗 |
柯怡如; 莊雅婷 |
|
1998 |
社會科學概論 |
朱榮智; 危芷芬 |
|
2012-09 |
社會認知生涯理論模式之文獻回顧 |
林蔚芳; 賴協志; 林秀勤 |
|
2018 |
社會認知自我管理模式驗證---以大學生生涯探索行為為例。 |
王婷; 林蔚芳 |
|
1998 |
積極義務與消極義務:台美大學生道德判斷的文化比較研究 |
危芷芬; 黃光國 |
|
1998 |
積極義務與消極義務:台美大學生道德判斷的文化比較研究 |
危芷芬; 黃光國 |
|
1988 |
簡介市立師範學院學生輔導中心 |
熊曣 |
|
1992 |
簡介案主中心式遊戲治療之原則與其對治療者之要求 |
葉貞屏 |
|
1992-10 |
簡介案主中心式遊戲治療之原則與其對治療者之要求 |
葉貞屏 |
|
1992 |
簡介案主中心是遊戲治療之原則與其對治療者之要求 |
葉貞屏 |
|
2003 |
簡介過動兒之短期遊戲治療 |
葉貞屏 |
|
1990-06 |
精熟學習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學業成就及數學自我觀念之影響(Ⅰ) |
毛連塭; 吳貞祥; 楊瑞智; 陳明終; 陳麗華; 張世彗 |
|
1991-06 |
精熟學習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學業成就及數學自我觀念之影響(II) |
陳明終; 張世彗; 陳麗華; 楊瑞智; 鄭錦彬; 劉緬懷; 邵慰龍; 毛連塭 |
|
2020 |
經歷跨國遠距離戀愛到同居的伴侶之經驗探究-對偶觀點 |
林郁舒; 李明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