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06 |
章學誠之族譜學 |
古國順 |
|
2011-12 |
章詒和《伶人往事》的一種閱讀策略 |
李麗美 |
|
2004-09 |
章黼《韻學集成》成書與版本問題研究 |
張銓傑 |
|
2005-08 |
童心影展演一夏 |
何家欣 |
|
1998-05-06 |
童言無忌──從母語的習得談起 |
楊懿麗 |
|
1990-06 |
童言童語 |
許招治 |
|
1985-05 |
童詩三首 |
陳子軒 |
|
1995-06 |
童詩的外形排列研究 |
陳正治 |
|
1994-05-01 |
童話作家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複雜風格 |
趙涵華 |
|
1990-06 |
童話的人物特性與刻畫要領 |
陳正治 |
|
1989-06 |
童話的敘述觀點研究 |
陳正治 |
|
2013-07 |
端典音樂藝術教育初探--以瑞典海納桑德高等學院為例 |
江淑君 |
|
2007-06 |
競值架構對我國高等教育評鑑國際化指標之啟示 |
陳麗玉 |
 |
2018-09 |
競技保齡球選手專項體能與運動表現之相關性 |
李曉萍; 柯莉蓁; 黃瓊瑤; 周妙玲; 吳慧君 |
|
2007-12-30 |
競技羽球青少年運動員力量訓練之探討 |
李維仁; 廖焜福; 何國龍; 黃文成 |
|
2005-12 |
競技運動教育之省思 |
王秉泰 |
|
1983-04-30 |
競技運動的力量、動力與肌耐力訓練 |
黃榮達 |
|
1992-05 |
競技運動的心理適應 |
陳顯宗 |
|
1992-04 |
競技運動的心理適應 |
陳顯宗 |
|
1983-04-30 |
競技韻律體操的沿革與一般原則 |
林麗芬 |
|
2011-12 |
競技體操參與人數現況分析與提昇策略 |
方雩; 陳光輝; 鄭黎暉 |
 |
2020-01 |
競技龍舟運動科學訓練實務 |
林惠美(水上運動學系) |
|
2016-06 |
競爭之外--從參與里約奧運反思臺灣的運動文化 |
黃光獻 |
|
2006-11 |
競賽心理狀態量表之編製 |
陳音容; 柯天路; 洪聰敏 |
|
2012-10 |
競速游泳擺臂式與抓臺式出發於膝關節角度及出發距離之研究 |
葉俞辰; 徐敬亭; 何維華 |
|
2003-12-01 |
竹子湖耆老口述歷史紀錄整理 |
傅定民 |
|
1977-05 |
竹書紀年辨偽 |
Research on the Trustworthiness of Bamboo Chronicles (竹書紀年); 謝德瑩 |
|
2005-05-21 |
竹蜻蜓的天空──以尊重與關懷為內涵的道德教育課程對中輟之虞學生的影響之行動研究 |
張輝道 |
|
1991-12 |
笑話一籮筐 |
楊馥綺 |
|
1994-06 |
符義學的意義創建及其對教育者的啟示 |
趙涵華 |
|
2004 |
符號。意義。聯結 |
許瀞月 |
|
1995-05 |
第一個牽手的小女生 |
健二 |
|
1993-06 |
第一屆上海東亞運觀後感--談大會行政組織與競賽場地器材的作業規範 -1 |
官文炎 |
|
1993-08 |
第一屆上海東亞運觀後感--談大會行政組織與競賽場地器材的作業規範 -2- |
官文炎; 洪志昌 |
|
2004-06 |
第一屆高中智慧鐵人創意競賽之規劃與執行 |
劉格非 |
|
1991-06 |
第一次 |
圓園 |
|
2005-11 |
第一波後現代挪用觀的論點 |
鄒淑慧 |
|
2000-07 |
第一篇:機構篇 |
林天祐; 劉春榮; 陳怡文 |
 |
2011-01 |
第一週期系所評鑑結果之後設評鑑:評鑑報告內容分析 |
王保進 |
|
2009 |
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對臺灣立法政治生態之影響 |
陳滄海; 林瑞隆 |
 |
2009-05 |
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對臺灣立法政治生態之影響 |
陳滄海; 林瑞隆 |
|
1994 |
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幼教建言專輯 |
林佩蓉 |
|
1991-06 |
第三、四期台北市國小教施環境教育研習之檢討 |
環境教育中心編輯室 |
|
2006 |
第三屆世界盃女子拳擊錦標賽攻擊技術分析 |
林明佳; 林國瑞; 謝慶順; 戴世然 |
|
2001 |
第三屆大阪東亞運競賽場館剖析 |
官文炎 |
|
2020-12 |
「第三空間」學習融入音樂通識課程對學生學習投入影響之研究 |
蘇金輝; 翁楊絲茜 |
 |
2000-07 |
第三篇:制度篇 |
鄭玉卿; 程緯昱; 張德銳; 戴佑全 |
|
1991-05 |
第二期臺北市國小教師環境教育研習之檢討 |
編輯室 |
|
2012-03 |
第二週期系所評鑑的重點與準備方向 |
王保進 |
|
2012-01 |
第二週期系所評鑑認可關鍵要素解析 |
王保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