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aipei:搜尋結果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935/17148 (11%)
造訪人次 : 339611      線上人數 : 34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類別瀏覽

    正在載入社群分類, 請稍候....

    作者瀏覽

    正在載入作者分類, 請稍候...

    年代瀏覽

    正在載入年代分類, 請稍候....

    結果 1901-1925 / 3100.

    上一頁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下一頁    每頁顯示[10|25|50]項目
    [ 只搜尋有全文項目| 搜尋所有項目]     排序欄位 順序

    1901比利時教育制度及其改革趨勢

    湯梅英1999-03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0期,頁79-102
    臺北市立大 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湯梅英 比利時教育制度及其改革趨勢 比利時; 教育制度; 校制度   比利時具有僅次於日本的高水準勞力,在地小人稠、資源貧乏的限制下,仍能在強國環伺下茁壯成長,享有高品質的生活與教育。雖然,歷經列強多次入侵,人民卻能走出悲情,自傲其文化傳統;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社

    1902人權保障與人權教育---小學階段人權教育之探討

    湯梅英; 但昭偉1997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研究期間:民8508~8607,計畫編號:NSC86-2413-H133-006
    臺北市立大 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湯梅英 但昭偉 人權保障與人權教育---小階段人權教育之探討 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委員會 人權教育; 社會認知發展; 教材; 國民小 1997 zh_TW 研究期間:民8508~8607,計畫編號:NSC86-2413-H133-006

    1903不夠好也不夠壞的道德教育工作者與道德教育

    但昭偉2002
    [教育學系] 會議論文
    第五屆當代教育哲學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主辦,2002-10-18
    臺北市立大 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但昭偉 不夠好也不夠壞的道德教育工作者與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 教育哲; 教育者; 教育困境 2002 zh_TW 第五屆當代教育哲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主辦,2002-10-18

    1904中國傳統思想、西方教育哲學與臺灣人權教育的經驗

    但昭偉; 蔡逸佩2011-12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臺灣人權學刊,1卷1期,頁87-100
    臺北市立大 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但昭偉 蔡逸佩 中國傳統思想、西方教育哲與臺灣人權教育的經驗 儒家倫理; 人權理念; 教育哲; 杜威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試圖說明三個重點:一、中國傳統中的儒家主流思想與人權理念並無不合;第二、近幾十年來影響台灣的西方教育哲主軸大體反映的是西方啟蒙以來重個人

    1905蘇格蘭教學協會(General Teaching Council for Scotland)之簡介及啟示

    但昭偉; 簡毓玲2005-07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靜心學報,4期,頁1-10
    臺北市立大 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但昭偉 簡毓玲 蘇格蘭教協會(General Teaching Council for Scotland)之簡介及啟示 蘇格蘭; 蘇格蘭教協會; 教育 2005-07 zh_TW 靜心報,4期,頁1-10

    1906人權保障與人權教育--小學階段人權教育之探討(I)

    但昭偉; 湯梅英1997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研究期間:民8508~8607,計畫編號:NSC86-2413-H133-006
    臺北市立大 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但昭偉 湯梅英 人權保障與人權教育--小階段人權教育之探討(I) 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委員會 人權教育; 社會認知發展; 教材; 國民小 1997 zh_TW 研究期間:民8508~8607,計畫編號:NSC86-2413-H133-006

    1907環境教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分析

    劉中玉; 高翠霞2003
    [教育學系] 會議論文
    2003年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東華大學 主辦,2003-10-17~19
    臺北市立大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劉中玉 高翠霞 環境教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習領域之分析 環境教育; 自然保育; 生活科技; 教 在現行的九年一貫課程中,環境教育首度被明定為正式課程,需要融入各科教之中,但該如何融入呢?為此,本文認圖針對環境教育應如何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習領域之中,嘗試架構

    1908環境教育指標建構---建立國小環境教育指標之研究歷程

    高翠霞2002
    [教育學系] 會議論文
    2002環境教育研討會(新世紀海峽兩岸全民環境永續發展)暨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年會,臺中師範學院、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主辦,2002-09-16~17
    臺北市立大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高翠霞 環境教育指標建構---建立國小環境教育指標之研究歷程 環境教育; 指標; 小; 永續發展; 環境保護 本研究目的主要植基於兩個社會主流價值-永續與效能的觀點;其次,時值教改推動之際,環境教育列入九年一貫課程,建立環境教育指標有配合時代需要的意義。本研究以

    1909我國環境教育指標建構整合型研究---我國環境教育指標建構與衡鑑方式之研究:國民小學階段(I)

    高翠霞; 蔡崇建; 王佩蓮2001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研究期間:民9008~9107,計畫編號:NSC90-MOE-S133-001-X3
    臺北市立大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高翠霞 蔡崇建 王佩蓮 我國環境教育指標建構整合型研究---我國環境教育指標建構與衡鑑方式之研究:國民小階段(I) 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委員會 小教育; 國家環境教育指標; 評鑑方式 2001 zh-TW 研究期間:民9008~9107,計畫編號

    1910低氧環境對組織生理及運動表現的影響

    廖焜福; 王榮錫2007-12
    [技擊運動學系] 期刊論文
    大專體育,93期,頁168-174
    廖焜福 王榮錫 低氧環境對組織生理及運動表現的影響 低氧環境; 組織生理; 運動生理 2007-12 大專體育,93期,頁168-174

    1911邁向民主之路的希望工程: 美國進步時代學校課程與教學的重要革新 (1875-1929)

    鄭玉卿2012-10
    [教育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臺北市立大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鄭玉卿 邁向民主之路的希望工程: 美國進步時代校課程與教的重要革新 (1875-1929) 臺北市:五南 課程與教; 教育史; 教育改革; 美國 2012-10 zh_TW

    1912畢業同學錄校長贈言之歷史意義探析(1945~2010)--以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為例

    鄭玉卿2011-06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教育學刊,36期,頁175-213
    臺北市立大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鄭玉卿 畢業同錄校長贈言之歷史意義探析(1945~2010)--以臺北市立教育大為例 校長贈言; 畢業同錄; 師資培育 本文嘗試以新歷史研究的角度,就1945年起至今,歷屆的臺北市立教育大畢業同錄(或稱畢業紀念冊)中校長贈言為研究對象,詮釋其歷史意義和其

    1913百年來歐美新教育理念在我國的引入與實踐 (I)

    鄭玉卿2013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研究期間:民10108~10207,計畫編號:NSC101-2410-H133-003
    臺北市立大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鄭玉卿 百年來歐美新教育理念在我國的引入與實踐 (I) 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委員會 新教育運動; 新校; 歷史研究; 內容分析 本研究旨在研究百年來由西方先進國家(尤其是英美等國)傳入我國的新 教育理念與實踐之過程。滿清末年,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變法圖強主張下

    1914近代 英國「新教育」運動的理念與實踐之研究(1889-1944)(II)

    鄭玉卿2012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研究期間:民10008~10107,計畫編號:NSC100-2410-H133-004
    臺北市立大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鄭玉卿 近代 英國「新教育」運動的理念與實踐之研究(1889-1944)(II) 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委員會 新教育運動; 新校; 兒童中心教育 本研究旨在研究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葉英國新教育運動的重要理念與實踐情況。由於不滿當時校傳統教育,既無法解決工業

    1915近代 英國「新教育」運動的理念與實踐之研究 (1889-1944) (I)

    鄭玉卿2011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研究期間:民9908~10007,計畫編號:NSC99-2410-H133-004
    臺北市立大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鄭玉卿 近代 英國「新教育」運動的理念與實踐之研究 (1889-1944) (I) 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委員會 新教育運動; 新校; 兒童中心教育 本研究旨在研究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葉英國新教育運動的重要理念與 實踐情況。由於不滿當時校傳統教育忽視個體自由

    1916指導弱勢學童敘事文本閱讀之教學類型分析--以三個偏小教師教學語言為例

    簡良平2011
    [教育學系] 會議論文
    處理學生學習差異國際會議,香港教育學院 主辦,2011-12-09~10
    臺北市立大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簡良平 指導弱勢童敘事文本閱讀之教類型分析--以三個偏小教師教語言為例 弱勢兒童; 敘事文本閱讀指導; 教語言   本文主要透過敘事課程的實施,敘事課程目標抵定之後,規劃敘事文本閱讀指導活動及實施,進而觀察教師教室教,分析其教語言,描述其教類型,反省

    1917偏遠地區小學教師如何應用課堂言說促進弱勢學童批判識能之研究:以閱讀課程為例(I)

    簡良平2011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研究期間:民10008~10107,計畫編號:NSC100-2410-H133-005-MY2
    臺北市立大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簡良平 偏遠地區小教師如何應用課堂言說促進弱勢童批判識能之研究:以閱讀課程為例(I) 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委員會 識能; 批判識能; 課堂言說; 弱勢童 本研究屬合作行動研究,將與偏遠地區小教師於閱讀課程規劃與實施,關注教師利用課堂言說策略,促進弱勢

    1918100 年度大學校務評鑑結果研究:質與量的重要性分析

    王彥方; 林信耀; 王保進2013-06
    [出版品] 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
    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第十五期,p.31-56
    臺北市立教育大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國立臺灣師範大政治研究所; 臺北市立教育大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王彥方 林信耀 王保進 100 年度大校務評鑑結果研究:質與量的重要性分析 臺北市立教育大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大評鑑; 校務評鑑; 內容分析 本研究旨在以內容分析法針對100 年

    1919學校與家長關係探討:微觀政治學之取向

    連俊智2012-12
    [教育學院] 市北教育學刊(36期-)
    市北教育學刊,43期,頁63-86
    連俊智 校與家長關係探討:微觀政治之取向 臺北市立教育大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 微觀政治; 權力; 決策; Micropolitics; Power; Policy-decision 校是一個政治的實體,但是以微觀政治對於校與家長關係的探討並不多。本研究發現,若以微觀政治取向為視

    1920以教科書之插圖與版式設計增進教學藝術之觸發--以社會科教科書為例

    詹寶菁; 葉韋伶; 陳麗華2012-04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教科書研究,5卷1期,頁47-84
    臺北市立大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詹寶菁 葉韋伶 陳麗華 以教科書之插圖與版式設計增進教藝術之觸發--以社會科教科書為例 插圖設計; 版式設計; 教藝術   教科書不僅為中小階段最主要的教與資源,其內容亦反映新世代國 民之明日圖像,兼備「美」與「用」之教科書設計不僅可以觸發教藝術

    1921英格蘭14-19歲教育改革--朝向終身學習的國民教育

    詹寶菁; 黃文定2008-07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課程與教學,11卷3期,頁17-44
    臺北市立大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詹寶菁 黃文定 英格蘭14-19歲教育改革--朝向終身習的國民教育 教育改革; 英格蘭; 十二年國教; 終身習   臺灣目前正在進行十二年國民教育改革,希望藉由延長全體國民的受教年限,而非以義務教育的方式,以均衡校際間、城鄉間、不同軌之間的不均等現象,從而提昇

    1922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推動模式與策略之行動研究

    周麗華; 張德銳2014-08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教育資料與研究,114期,p.1-38
    台北市立大教育系; 輔仁大師資培育中心 周麗華 張德銳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推動模式與策略之行動研究 國民小;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行動研究 2014-08 zh_TW 教育資料與研究,114期,p.1-38

    1923賦予理論生命的是教師

    萬家春2002-07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現代教育論壇,6期,頁62-65
    臺北市立大教育系暨碩博士班 萬家春 賦予理論生命的是教師 教育理論; 行動研究; 中小教師 2002-07 zh_TW 現代教育論壇,6期,頁62-65

    1924臺北市國小專業發展學校遴選指標建構之研究

    丁一顧'; 莊念青; 林信耀2013-12
    [出版品] 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
    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第十六期,p.27-42
    臺北市立大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臺北市立大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國立臺灣師範大政治研究所 丁一顧' 莊念青 林信耀 臺北市國小專業發展校遴選指標建構之研究 臺北市立大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專業發展校; 遴選指標; 教師專業發展 本研究旨在建構及探究臺北市國民小專業發展校遴選

    1925應用「教學圈」支持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

    黃旭鈞2014-10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期刊論文
    教育研究月刊,246期,P.27-72
    黃旭鈞 應用「教圈」支持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 教師專業發展; 教圈; 策略 近年來,教育界參考醫界「醫療巡房會診」(medical rounds)的方式,設計並提出一種名為「教圈」(IR)的方法,主要是由校提出實務的問題(POP),透過來自不同校(區)教育人員所組成的網絡或小組,實地訪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