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935/17148 (11%)
造訪人次 : 313828      線上人數 : 27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類別瀏覽

    正在載入社群分類, 請稍候....

    作者瀏覽

    正在載入作者分類, 請稍候...

    年代瀏覽

    正在載入年代分類, 請稍候....

    結果 1831-1855 / 3100.

    上一頁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下一頁    每頁顯示[10|25|50]項目
    [ 只搜尋有全文項目| 搜尋所有項目]     排序欄位 順序

    1831高雄醫學院時期的杜聰明與醫學發展

    方彥蓁; 簡後聰2006-12
    [出版品]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第4-11期)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 5期, 頁1-32
    台北市立教育大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台北市立教育大社會暨公共事務系 方彥蓁 簡後聰 高雄醫院時期的杜聰明與醫發展 臺北市立教育大社會科教育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醫發展 山地醫療 言論集 近年來台灣的醫發展迅速,醫教育制度也都有相當的規模。西方醫引進到台灣\,始於

    1832座位安排對國小學童知覺感受與班級互動影響之研究

    袁紫菁; 王明志2010-12
    [出版品]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第4-11期)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 8、9期, 頁151-172
    台北市立教育大社會科教碩士班 台北市立教育大歷史與地理系 袁紫菁 王明志 座位安排對國小童知覺感受與班級互動影響之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社會科教育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座位安排 童知覺 班級互動 本研究指在探討不同的座位排列方式與期待給生的知覺感受及班級互動的影響

    1833以問題導向學習實施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以二重疏洪道為例

    蔡秀珍2011-12
    [出版品]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第4-11期)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 10期, 頁211-242
    台北市立教育大歷史與地理系碩士 蔡秀珍 以問題導向習實施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以二重疏洪道為例 臺北市立教育大社會科教育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問題導向習 環境教育 行動研究 本研究旨在應用問題導向習(PBL)於環境教育的教活動,常式探討問題導向習融入國小四年及環境

    1834國小社會學習領域資訊科技融入國小五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

    高健源; 蔡蕙君; 王明志2011-12
    [出版品]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第4-11期)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 10期, 頁265-292
    台北市民權國小 台北市北投國小 台北市立教育大歷史與地理系 高健源 蔡蕙君 王明志 國小社會習領域資訊科技融入國小五年級社會習領域教之行動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社會科教育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資訊教育 社會習領域 行動研究 本研究指在探究教師透過行動研究與運用資訊科

    1835STS 教學對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批判思考之影響

    黃萬居; 李美倩; 王詩棠2006
    [科學教育中心]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 2006專刊, P.9-42
    台北市立教育大自然科教育系 台北市立教育大自然科教育系 台北市立教育大自然科教育系 黃萬居 李美倩 王詩棠 STS 教對國民小六年級生批判思考之影響 臺北市立師範院科教育中心 STS 教 批判思考能力 批判思考傾向 本研究旨在探討STS 教對國民小六年級生批判

    1836國小五年級學童電學概念改變之研究-以南港地區某國小為例

    陳義勳2006
    [科學教育中心]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 2006專刊, P.43-60
    台北市立教育大自然科系 陳義勳 國小五年級童電概念改變之研究-以南港地區某國小為例 臺北市立師範院科教育中心 迷思概念 概念改變 動手操作科活動 此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目的在探討國小高年級童電概念之改變,研究者篩選台北市南港區某國小十位五年級的樣本生,使用國科會民國92 及

    1837國小科學教師的教學輔導策略

    王美芬2006
    [科學教育中心]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 2006專刊, P.75-90
    臺北市立教育大自然科系 王美芬 國小科教師的教輔導策略 臺北市立師範院科教育中心 國小自然科教師 實習輔導 探究教 國小科教師的養成由職前的導入階段、大五士後實習輔導、初任教師輔導,是培養一位科教師所必經之路。新制實習制度頒布之後,師資養成加入了實習校的輔導教師

    18380.9的診斷教學實驗

    李源順2001-12
    [科學教育中心]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 第二十五期
    台北市立師範院數資訊教育系 李源順 0.9的診斷教實驗 臺北市立師範院科教育中心 0.9、0.999...、 循環小數 診斷教 啟蒙例 0.9=0.9999... 是0.9多,所以小於1,這個想法對生而言,是一個直觀的迷思概念。本研究旨在了解診斷教策略是否能對有 的迷思概念的

    1839國小高年級學生在網路遊戲與學習上的自我效能研究

    呂孟育; 黃財尉2006-06
    [科學教育中心]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 第四十三期
    國立嘉義大輔導與諮商系 國立嘉義大輔導與諮商系 呂孟育 黃財尉 國小高年級生在網路遊戲與習上的自我效能研究 臺北市立師範院科教育中心 網路遊戲自我效能 習自我效能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調查國小高年級生之「習自我效能」及「網路遊戲自我效能」的現況,並探討其間關係。研究以嘉義市七所

    1840臺北市私立中學學生運動社團參與動機之研究以東山高中附設國中部學生為例

    魏宗淇; 施又誠2011
    [體育學系] 會議論文
    2011年臺北市教育大學運動教育、競技訓練與產業經營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頁296-297
    臺北市立教育大 臺北市立教育大 魏宗淇 施又誠 臺北市私立中生運動社團參與動機之研究以東山高中附設國中部生為例 臺北市立教育大 私立中 運動社團 參與動機 本研究主要目的瞭解台北市私立東山高中國中部生運動社團參與動機之狀況。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台北市私立中生運動社團參與動

    1841當代企業群己倫理的建構省思-----論舊墨學到新墨學群己關係的轉化與實踐的可能性

    黃文瀚; 陳麗貞2012-11
    [研究發展處] 臺北立教育大學學報 (36卷2期-44卷1期)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43卷, 2期, 人文社會類, 頁57-78
    臺北市立教育大中國語文系碩士生 國立宜蘭大人文暨科教育中心副教授 黃文瀚 陳麗貞 當代企業群己倫理的建構省思-----論舊墨到新墨群己關係的轉化與實踐的可能性 臺北市立教育大 整合研究 群我關係 新興墨思潮 古代的中國,處亂世與政爭事件時總是有實踐主義出現,也對當時的民間人生 哲

    1842大學關係行銷對學生行為意向之影響-學校品牌知名度的調節效果

    蘇容梅2012-05
    [研究發展處] 臺北立教育大學學報 (36卷2期-44卷1期)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43卷, 1期, 教育類, 頁1-26
    國立臺南大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生 蘇容梅 大關係行銷對生行為意向之影響-校品牌知名度的調節效果 臺北市立教育大 關係行銷 行為意向 校品牌知名度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究校關係行銷,對生選校行為意向的影響,並以校品牌知名度為干擾變項,分析品牌知名度對校關係行銷與生行為意向之

    1843基本經濟概念教學融入國小四年級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

    闕雅文; 張詠菁2012-11
    [研究發展處] 臺北立教育大學學報 (36卷2期-44卷1期)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43卷, 2期, 教育類, 頁87-129
    苗栗縣山佳國民小教師 國立新竹教育大環境與文化資源系副教授 闕雅文 張詠菁 基本經濟概念教融入國小四年級社會習領域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 基本經濟概念 社會習領域 實施成效 本研究旨在設計適合實施於國小四年級之基本經濟概念課程,透過教實驗以 探討童基本經濟概念的

    1844格不必盡古,而以風調勝--顧璘對格調論的實踐與補充

    蘇郁芸2010-12
    [人文藝術學院] 北市大語文學報
    北市大語文學報, 中文領域, 5期, 頁55-74
    國立政治大中國文系 蘇郁芸 格不必盡古,而以風調勝--顧璘對格調論的實踐與補充 臺北市立教育大人文藝術院中國語文系 顧璘 風調 格調 格調派 明代詩 顧璘(1476-1545)與李夢陽除了是相互唱和的詩友,外詩傾向同樣以唐為宗,講求格調,因此時人多目顧璘為李夢陽一派。弘治九年,顧璘

    1845管窺「歷史意見/時代意見」

    蔡坤倫2012-11
    [歷史與地理學系] 會議論文
    史地學術暨錢穆思想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 頁1-11
    國立台灣師範大歷史系 蔡坤倫 管窺「歷史意見/時代意見」 臺北市立教育大 歷史意見 時代意見 錢穆 章誠 功力 拙稿旨在疏解錢穆於民國41年(1952)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前言>中提出「歷史意見/時代意見」之內涵。進而追溯期淵源,以為「歷史意見/時代意見」當溯源至錢式《中國近三百年

    1846以團康遊戲融入假分數化為帶分數的教學實驗

    馬秀蘭; 吳德邦; 蔡武諺; 張鈺雪; 林思行2012-06
    [科學教育中心]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65期, 頁75-97
    嶺東科技大企業管理系 國立臺中教育大教育系 國立臺中教育大教育系 彰化縣青山國小 大葉大管理院 馬秀蘭 吳德邦 蔡武諺 張鈺雪 林思行 以團康遊戲融入假分數化為帶分數的教實驗 臺北市立教育大人文藝術院中國語文系 前實驗設計 團康遊戲 習成就 分數 本研究旨在探討團康

    1847建構導向的教學經營--以自然科為例

    張玉燕1996-10
    [出版品] 國教月刊(已停刊)
    國教月刊, 43卷, 1/2期, 頁7-17
    張玉燕 建構導向的教經營--以自然科為例 臺北市立教育大 建構導向 教經營 自然科 1996-10 zh_TW 國教月刊 43卷 1/2期 頁7-17

    1848學習型組織理論及其對教育革新的啟示

    吳清山1997-02
    [出版品] 國教月刊(已停刊)
    國教月刊, 43卷, 5/6期, 頁1-7
    吳清山 習型組織理論及其對教育革新的啟示 臺北市立教育大 習型組織理論 教育革新 1997-02 zh_TW 國教月刊 43卷 5/6期 頁1-7

    1849學校變革的新趨勢--學校本位經營

    陳幸仁1998-06
    [出版品] 國教月刊(已停刊)
    國教月刊, 44卷, 9/10期, 頁80-87
    陳幸仁 校變革的新趨勢--校本位經營 臺北市立教育大 校本位經營 組織典範 典範變遷 1998-06 zh_TW 國教月刊 44卷 9/10期 頁80-87

    1850回顧個人在「教育哲學」思考的導向

    郭實渝2011-12
    [教育學院] 市北教育學刊(36期-)
    市北教育學刊,40期,P.3-18
    郭實渝 回顧個人在「教育哲」思考的導向 臺北市立教育大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 教育哲 概念證成 語言隱喻 個人的研究包括教育哲領域之論文與生態或環境教育哲領域兩大類,前者如分析的教育哲、教育與語言的關係、語言的隱喻特性、教育概念之不可證成性、與建構主義教理論之哲基礎等?後者如,C

    1851張純甫《是左十說》析論

    張素卿2008-12
    [人文藝術學院] 儒學研究論叢
    儒學研究論叢,專號,p.47-66
    台灣大中國文系教授 張素卿 張純甫《是左十說》析論 臺北市立教育大人文藝術院儒中心 臺灣儒 張純甫 左傳 尊孔 今古文之爭 有「北臺大儒」之譽的張純甫,為日據時期臺灣傳承儒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感受世界文化潮流的激盪,並參與臺灣本土的術論爭,有《非墨十說》與《是左十說》等術著作。張

    1852日治時期台灣學者的儒學反思意涵-由周定山的<「儒」是甚麼?>一文談起

    金培懿2008-12
    [人文藝術學院] 儒學研究論叢
    儒學研究論叢,專號,p.107-132
    臺灣師範大國文系副教授 金培懿 日治時期台灣者的儒反思意涵-由周定山的<「儒」是甚麼?>一文談起 臺北市立教育大人文藝術院儒中心 狩野直喜 周定山 儒 個體性 現代性 本文首先說明近代以還,日、中、台三地的儒反思思潮乃受到日本京都派創始人狩野直喜的啟蒙,而近代日本者反思儒

    1853郭明昆的生平及其《儀禮.喪服》的研究

    葉純芳2008-12
    [人文藝術學院] 儒學研究論叢
    儒學研究論叢,專號,p.163-178
    東吳大中國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東京大東洋文化研究所外國人研究員 葉純芳 郭明昆的生平及其《儀禮.喪服》的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人文藝術院儒中心 臺灣儒家 郭明昆 儀禮 喪服 五服 1895年至1945年,是臺灣歷史上的「日治時期」。即使日本在此時期的臺灣執行義 務教育,甚至在統治後期

    1854<樂記>對《論語》「鄭聲淫」詮釋空間的填補與朱熹「淫師說」的構成

    朱寶盈2009-12
    [人文藝術學院] 儒學研究論叢
    儒學研究論叢,第二輯,p.79-92
    香港中文大中國語言及文系哲博士候選人; 香港理工大轄下香港專上院講師 朱寶盈 <樂記>對《論語》「鄭聲淫」詮釋空間的填補與朱熹「淫師說」的構成 臺北市立教育大人文藝術院儒中心 《論語》 <樂記> 朱熹 證聲 淫詩 儒家美觀 朱熹自言以《論語》「鄭聲淫」釋《詩》每及<鄭風>,多以

    1855從《四庫全書總目.四書類》論析政治與學術發展之關係

    葉錦霞2010-12
    [人文藝術學院] 儒學研究論叢
    儒學研究論叢,第三輯,p.227-248
    中國文化大中國文研究所博士生 葉錦霞 從《四庫全書總目.四書類》論析政治與術發展之關係 臺北市立教育大人文藝術院儒中心 《四庫全書總目》 四書 政治權力 經 四書於宋朝之前並未成集,《大》、《中庸》在程子的重視下,獨立出來,而《孟子》則在北宋尊孟與非孟之爭中,得以由子入經,並配享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