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 |
「107年度國語文素養導向教學的觀議課工作坊」側記 |
梁右典 |
 |
2018-06 |
An Alternative to Reading Instruction: Implementing Literature Circles in a College-Level EFL Classroom 閱讀教學的另一項選擇:文學圈在台灣大學英文課中的運用 |
陳玟心;何美靜 |
 |
2014-12 |
Android上的QR Code標記式擴增實境系統介紹 |
邱昭士; 盧東華 |
|
2018-09 |
ARTODAY 2018-談繪畫創作的學習 |
張青峰 |
 |
2014-06 |
“From Language Student to Language User”a dialogue |
Matthew Werth; 吳孟均; Eric K.Ku; 顧國翰 |
|
2018-06 |
From Novel to Film: The Adaptation of The Borrowers in the Japanese Animation Arrietty 從小說到動畫電影:《借物少女艾莉堤》之改編研究 |
林佳靈 |
 |
2015-06 |
K-12奈米科技融入式教材開發及普育 推廣形式之探討 |
丁信中; 陳東煌 |
|
2017-09-01 |
Rotraut Susanne Berner之「Winmmelbuch四季系列」作品分析-兼論全景無字繪本蘊含的教育功能 |
林吟霞 |
 |
2014-06 |
Too Hard? Too Easy? Just Right!當國小高年級生遇到Goldilocks |
阮玲 |
|
2018-06 |
A Translingual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er Identities in Teacher Education in Taiwan 以跨語境理論探討臺灣語言師資培育的語言教師認知 |
顧國瀚 |
 |
2014-09 |
一位輔導教師的藝術療癒之旅──談藝術教育治療在班級輔導中的運用 |
蘇明昌 |
|
2014-03 |
不同背景變項及挫折經驗對國小學童自傷行為影響之研究 |
戴貝臻; 林蔚芳 |
|
2016-03 |
也談「廢文」 |
葉鍵得 |
|
2016-12 |
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療育發展沿革 |
李曼曲 |
|
2015-12 |
以實驗活動進行氣候變遷教學 |
洪志誠 |
|
2015-06 |
以科學遊戲融入 POEPOEPOE教學對學童習成效影響之研究 |
陳淑玲; 吳月娥 |
|
2013-09 |
以讀報推動國際教育之調查研究 |
葉興華; 郭玉慧; 吳奇美; 劉春陽; 吳卿華; 林雅雯; 林麗卿; 陳正修; 陳旻芊; 陳慧君 |
|
2014-03 |
促進質性研究的品質與可信性 |
阮光勛 |
|
2016-09 |
借鏡Dewey的學習社群理想,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
萬家春 |
|
2013-09 |
兒童相聲劇本的設計與教學:我的作品與作法 |
詹瑞璟; 張芬芬 |
|
2016-12 |
兒童語音情緒知覺能力發展之探討 |
蔡昆瀛 |
|
2014-09 |
入班融合的實踐-以藝術治療的概念應用於巡迴輔導班同儕接納課程設計 |
林雯菱 |
|
2015-12 |
全球環境變遷下食農教育的課程內涵探討 |
陳建志; 林妙娟 |
|
2013-09 |
初任教師與經驗教師課堂發問技巧之個案分析 |
陳怡靜; 林吟霞 |
|
2014-03 |
創傷與創傷後成長 |
蕭仁釗; 李介文 |
|
2018-09 |
創造的聯結-「邊界敘譜」:拉黑子(Rahic Talif)『五十步空間』與撒古流(Sakuliu Pavavalung)『光的記憶』 |
許瀞月 |
 |
2016-12 |
北海道特殊教育實務參訪與研討會紀要 |
藍瑋琛; 徐思琦 |
|
2017-09-01 |
協同學習運用於國小四年級社會領域對學習自我效能之影響 |
傅天韻;張芬芬 |
 |
2016-03 |
口語表達教學策略研究~以某工廠外籍移工為例 |
張于忻 |
|
2013-09 |
另類閱讀教學--史代納的圖像式學習概念與教學運用 |
林吟霞 |
|
2014-09 |
合作「藝」起來 |
柯景耀 |
|
2016-03 |
「名詞+們」的衍生新詞及反諷色彩 |
陳燕玲 |
|
2016-03 |
「君子和而不同」-行走人間世的全生之道 |
吳肇嘉 |
|
2016-03 |
唐詩「廢」嗎?-談白話翻譯唐詩「廢文」與唐詩閱讀 |
楊文惠 |
|
2016-12 |
善用書本的神奇魔力來提升兒童的語言能力~兼談紙本圖書和電子圖書對促進溝通的成效 |
郭于靚 |
|
2018-06 |
因材施教-國小英語差異化教學之探討與建議 |
劉家誼;賴雅俐 |
 |
2015-09 |
國小學生了解分數、小數乘除問題的多元途徑 |
李源順 |
|
2015-09 |
國小學童小數運算之理解研究 |
楊瑞智; 朱欣傑 |
|
2015-09 |
國小學童配對數學解題之研究 |
楊瑞智; 曾婉菁 |
|
2014-06 |
國小英語繪本選擇之觀點與探討 |
賴雅俐 |
|
2016-06 |
國小音樂認譜學習內涵之析論 |
彭曉柔 |
|
2015-03 |
國小體育班學生挫折經驗與挫折容忍力之研究 |
林思宏; 陳思先 |
|
2017-06-01 |
國小體育課程的探討 |
楊峰州;范慶瑜 |
 |
2016-06 |
國民小學音樂團隊發展之我見 |
簡彤紜 |
|
2016-03 |
國語文教師面對視覺障礙學生應有的特教知識與識字輔導策略 |
張淑萍 |
|
2016-09 |
國際教育旅行與姊妹校交流的現況與問題 |
許西玲 |
|
2018-09 |
圖式的形上學:關於畫譜的哲學體系 |
林子龍 |
 |
2014-06 |
圖畫故事書在英語教學中常見的問題 |
楊麗中; 張期敏; 胡潔芳 |
|
2014-03 |
在「諮商理論」教學中的科技整合: 以「完形治療」和「敘事治療」為例 |
熊曣 |
|
2013-09 |
城市在地文化學習與空間體驗之探討 |
陳昱宏; 陳奕璇 |
|